高冢戍
在今江苏铜山县西。《水经·获水注》:“获水又东径同孝山北,山阴有楚元王冢,上圆下方,累石为之,高十余丈,广百许步。” 魏置戍于此。《资治通鉴》: 南朝梁天监五年 (506),“张惠绍与假徐州刺史宋黑水陆俱进,趣彭城,围高冢戍”。即此。
在今江苏省徐州市西。南朝梁天监五年(506年)张惠绍攻北魏,进围此戍。
在今江苏铜山县西。《水经·获水注》:“获水又东径同孝山北,山阴有楚元王冢,上圆下方,累石为之,高十余丈,广百许步。” 魏置戍于此。《资治通鉴》: 南朝梁天监五年 (506),“张惠绍与假徐州刺史宋黑水陆俱进,趣彭城,围高冢戍”。即此。
在今江苏省徐州市西。南朝梁天监五年(506年)张惠绍攻北魏,进围此戍。
古黄河支流。即今河南淇河,南流至今卫辉市东北淇门镇南入河。《诗经·卫风 ·竹竿》: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汉书·地理志》 河内郡共县:“北山,淇水所出,东至黎阳入河。” 东汉建安时,曹操在淇水口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武峨州置,治所在武峨县 (今越南北太省太原东北武崖)。辖境相当今越南北太省南部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武峨州。
清顺治七年(1650)改玉林卫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北四十四里右玉城镇。雍正三年(1725)改置右玉县。清顺治七年(1650年)省玉林卫入大同右卫,改名右玉卫。治今山西省右玉县西北右玉。
①北宋置,属平阴县。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界首乡。南与泰安市交界,故名界首。②即今江苏高邮市北五十里界首镇。明置界首驿。清置巡司于此。(1)古镇名。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南、与泰安市交界处。北宋属平阴县。
清置,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清一统志·德安府》:平林关“在随州东北上明乡。即古平林县地,当楚豫之交,最为扼要”。
在今浙江永康市东南。《方舆纪要》卷93永康县:牛筋岭“在县东南十五里。两岩石壁如犬牙错峙,中间一罅,仅通溪流”。
①西汉长安苑囿。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甘泉山地区。《三辅黄图》卷4载:“甘泉苑,武帝置,缘山谷行,至云阳三百八十一里,西入扶风,凡周围五百四十里。苑中起宫殿台阁百余所,有仙人观、石阙观、封峦观、Ȫ
西汉高帝置,治所在信都县 (今河北冀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冀州、深州、武邑、枣强、衡水、南宫、景县等县市及山东德州市的一部分地。景帝二年 (前155) 改为广川国。五年 (前152) 改为信都郡,宣帝
在今贵州安顺市东。《方舆纪要》 卷121安顺府: 普定故城 “ (十二营长官) 司东南二十里。《志》 云,洪武十四年,大军克普定,暂立此城为守御。十五年,征南将军傅友德徙于今卫治 (今安顺市),而故城
简称钓台。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南四十里富春山上。《元和志》卷25桐庐县:严子陵钓台“在县西三十里,浙江北岸也”。系东汉严子陵垂钓处,有东、西二台,西台即南宋谢翱哭文天祥处。又称双台垂钓。在浙江省桐庐县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