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冈镇

黄冈镇

①北宋置,属海阳县。即今广东饶平县。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103饶平县: 黄冈镇“ (嘉靖) 三十七年,倭贼自漳州寇饶平,攻黄冈镇,据其城,官军败却之。三十八年复从平和突犯,入分水关至黄冈,既又自福建云霄所突入黄冈,皆败走”。清顺治时设副将驻守,属潮州镇。康熙五十七年(1718) 增设潮防同知驻此。1952年饶平县迁治于此。

②北宋置,属潮阳县。在今广东惠来县东六十里黄冈村。


(1)古镇名。(1)即今广东省饶平县。北宋属海阳。明洪武初置柘林巡检司于此。清顺治时设副将驻守。(2)在今广东省惠来县东。北宋属潮阳县。(2)今地名。在广东省饶平县东南部、黄冈河下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7平方千米。人口18.3万。镇人民政府驻黄冈,人口约10万。镇区古为黄土冈,故名。宋初为粤东港口之一,称黄冈埠。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筑黄冈城,因形似冈埠,又称翁城。1950年为饶平县第六区。1951年改设黄冈镇。1952年起为饶平县治。1958年并凤江、汫洲、联饶建凤江公社,1963年改今名。1986年凤洲区并入。境内大部为黄冈河冲积平原。产稻、甘薯、柑橘、甘蔗、花生等。有机械、化塑、电子、陶瓷、工艺等厂。324国道经此,黄三公路始点。名胜古迹有漱玉泉、石壁庵、瑞光书院、姑嫂桥。纪念地有中山公园、丁未革命纪念亭、连厝坟。


猜你喜欢

  • 铜官窑遗址

    在今湖南望城县北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以瓦渣坪为中心方圆数里。古窑依山构筑,遗址清晰。1959年以来多次出土唐宋古窑制品百余种数千件,以釉下彩为特征,对研究我国陶瓷发展史有重要意义。1988年定为全国重

  • 双山关

    在今湖北红安县北。《方舆纪要》卷76黄安县:双山关在“县北百里。《志》云:关距木陵关十里,北抵光山县界。两岸万仞,一窦九折,怪石欲堕,惊涛如雷,过其下者虽勇夫健儿未尝不逡巡色变,盖诸关中之至险者。今有

  • 木格墟

    即今广西贵港市东南木格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贵县图:南有木格墟。民国《贵县志》卷1:木格墟“在县南七十五里怀化北里三里。……元、明间置墟于平坦坳,后迁卖蔗坳,以汲远,再迁临河五谷庙、三界庙地。相传

  • 周康郡

    北魏置,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隋开皇初废。

  • 费信岛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的北部,位于马欢岛北5海里。东西长约230米,面积约0.04平方公里。岛上林木茂盛,鸟粪丰富。中国渔民向称罗孔仔。1935年公布名称为扁岛。1947年改名费信岛,以纪念郑和下西洋的

  • 白鹭洲

    ①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与新林浦相对。李白《宿白鹭洲寄杨江宁》诗:“朝别朱雀门,暮栖白鹭洲。”《宋史·曹彬传》:开宝八年(975),“(采石)浮梁成,吴人出兵来御,破之于白鹭洲”。宋《景定建康志》卷19

  • 可允山

    一作可胤山、可沇山。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南。《元和志》卷22胤山县:“后魏于今县西南十五里置义城县,隋义宁二年改名义清县,天宝元年改为胤山,以县北三十里有可胤山为名。”

  • 鸳鸯碕

    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江口镇西北。《晋书·李势载记》: 东晋永和三年 (347),桓温伐蜀,“谓温从步道而上,诸将皆欲设伏于江南以待王师,昝坚不从,率诸军从江北鸳鸯碕渡向犍为”。即此。在今四川省犍为县东北

  • 柏枧山

    在今安徽宣州市东南七十里,接宁国县界。《方舆纪要》 卷28宣城县: 柏枧山在 “府东南七十里,与宁国县接境。山之阳,即文脊山也。谿谷邃深,峰崖回曲,飞流界道,跨岫为梁”。《江南通志·山川六》: “昔山

  • 陈相屯

    即今辽宁沈阳市南陈相屯镇。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8南满铁路各线车站道里表:安奉线“陈相屯驿距抚安驿十一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