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州县

龙州县

1913年改龙州府置, 为广西镇南道治。治所即今广西龙州县。1928年直属广西省。1937年改为龙津县。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边境。属崇左市。面积 2317 平方千米。人口26.9万,94.5%为壮族。辖5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龙州镇。因龙州“州有龙江,从江名也”。唐置羁縻龙州(故治在今县东北旧州),属安南都护府。元大德元年(1297年)改龙州为龙州万户府,迁治今龙州县,属太平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为龙州,属太平府;九年直隶广西布政司。清顺治初改属太平府。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改龙州为龙州厅。1912年升为龙州府,1913年改为龙州县。1914年属镇南道。1926年属广西省。1937年改名龙津县。1949年属龙州专区,1951年属崇左专区。1952年龙津、上金两县合置丽江县,属桂西僮族自治区崇左专区。1956年为桂西僮族自治州直属单位。1957年属邕宁专区。1961年复名龙州县。1971年属南宁地区。2002年属崇左市。境内四面环山,中间低,缺口向东,以喀斯特石山地形为主,中部为龙州盆地。水口河、鸭水河、左江、明江等流经境内。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玉米、豆类、甘蔗、花生、木薯为主。矿产有铁、铜、铅、黄铁、钛、金、水晶、大理石等。工业有制糖、水泥、电力、制茶、制药、刀具、纺织、食品等。特产有“龙州菜刀”。武凭公路经此,邕水公路终点,并通越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有中山公园、紫霞洞、小连城、龙元洞、伏波庙、文笔塔、班夫人庙、陈勇烈祠、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军部旧址等。


猜你喜欢

  • 骨罗山

    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一带。《魏书·太宗纪》: 永兴五年 (413) 六月,“西幸五原,校猎于骨罗山,获兽十万”。古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北。北魏永兴五年(413年),拓跋氏在此狩猎。

  • 虎坊园

    清初建,在北京外城虎坊桥西南。为清初著名学者徐乾学别业。

  • 双甸子

    即今吉林抚松县(抚松镇)。清宣统元年(1909)置抚松县于此。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抚松县“县治设于会房北双甸子”。

  • 芦塘砦

    五代唐置,属剑门县。为董璋置七砦之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大剑山顶。《方舆纪要》卷68剑州:芦塘寨“在大剑山顶,险不可登。《志》云:后唐董璋筑寨,扼剑门,此其一也”。

  • 萨摩陂

    在今河北沧县北。《元和志》 卷18沧州长芦县: 萨摩陂 “在县北十五里。周回五十里。有蒲鱼之利”。

  • 上峒长官司

    简称上峒司。明宣德四年(1429)置,属九溪卫。治所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南上洞街。清废。明宣德四年(1429年)改柿溪宣抚司置,治今湖南省桑植县西南上洞街。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流。乾隆元年(1736

  • 常熟州

    元元贞元年 (1295) 升常熟县置,属平江路。治所即今江苏常熟市。明洪武二年 (1369) 复为常熟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常熟县置,治今江苏省常熟市。属平江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

  • 法歪纳

    大理国会川府。在今四川会理县。《元混一方舆胜览》 卷下: “汉名会川县,蛮名法歪纳。”

  • 大鸣泉

    在今河北正定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4真定府:大鸣泉在“府西二十里。西韩河发源处也。又有韩家、曹马口等泉,凡四十余穴,溉田百余顷”。

  • 城子崖遗址

    在今山东章丘市西龙山镇东北。1928年春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1930—1931年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等大批文物,确认是一处以磨光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考古学界已将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