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池

龙池

①在今河北顺平县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2完县:龙池“旧有灌溉之利,今湮”。

②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南。《方舆纪要》卷41安邑县:“龙池在县南二十里,与盐池相近,一名黑龙潭。姚暹渠涨溢,往往自苦池灌注于此,池不能受,冲入盐池。今为堰以防之,曰黑龙堰。”

③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南七十里龙池山上。《清一统志·常州府一》:龙池山“有龙池”。

④在今安徽六安市东南龙穴山上。《方舆纪要》卷21六安州:龙穴山“山脊有龙池,味甘美,亦名龙池山”。同治《六安州志》卷3:龙穴山“一名龙池,州东五十里。池即龙穴,方五十尺,味甘美。张又新《水记》品为天下第十泉”。

⑤即古菏泽。在今山东定陶县东北。《史记·夏本纪》 《正义》引《括地志》:“菏泽在曹州济阴县东北九十里定陶城东,今名龙池,亦名九卿陂。”

⑥在今广西桂林市东北十里。《方舆纪要》卷107临桂县:龙池“在尧山下。颇为民利, 岁久湮塞。宋张维重浚,以石甃之”。后废。

⑦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九十里龙池镇南。《寰宇记》卷74嘉州峨眉县:龙池,“《李膺记》:峨眉山下有池,广袤十里,号龙池”。

⑧在今云南昭通市南。《太平御览》卷791引《蜀都赋》刘逵注:“朱提南十里龙池,周四十七里。”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 朱提郡:文齐“穿龙池,溉稻田,为民兴利”。

⑨即隆庆池。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宋敏求《长安志》卷9:龙池“本是平地, 自垂拱、载初后,因雨水流潦成小池,后又引龙首渠支分溉之, 日以滋广。……常有云气,或见黄龙出其中。……俗呼五王子池,置宫后谓之龙池”。


猜你喜欢

  • 白基山

    在今贵州晴隆县西三十二里。《方舆纪要》卷123安南卫: 白基山“巍峨挺秀,旁有削壁”。

  • 县头镇

    清置,属陇州。即今陕西宝鸡县西北县功镇。

  • 金兰市

    即今湖南衡阳县 (西渡镇) 西北六十三里金兰镇。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衡阳县图: 县西北有金兰市。

  • 石城门

    俗称旱西门。明南京城门名。本杨吴金陵城正西门,故名大西门。明代改名石城门。即今江苏南京城汉西门。

  • 若水砦

    北宋崇宁二年 (1103) 置,属靖州。即今湖南会同县东北五十七里若水镇。明置若水巡司,属会同县。

  • 兴胜府

    元初置,治所在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北。后改为高州。蒙古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升高州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北哈拉木头。属北京路。十一年仍改为高州。

  • 那龙寨

    即今广西南宁市西北七十里那龙镇。明置巡司于此。清雍正七年(1729)废。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西北那龙镇。明洪武四年(1371年)于此置巡检司。

  • 赤鄂衍那

    即石汗那。都艳城(今阿富汗东北境斯科扎尔一带;一说即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西南迭脑)。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1:赤鄂衍那国“东西四百余里,南北五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即“石汗那”。

  • 浦市镇

    即浦口镇。今湖南泸溪县南四十四里浦市镇。清 《乾隆内府舆图》 作浦市。在湖南省泸溪县东南部、沅江西岸。面积143.5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浦市,人口7650。因镇旁有浦溪注入沅江,宋时在

  • 罗冈市

    即今广东兴宁市西北罗冈镇。明正德 《兴宁县志》 卷2: 罗冈步市 “在县北七十里”。《方舆纪要》 卷103兴宁县 “消陂尾隘” 条内: “ 《志》 云:县北九十里有罗冈隘,接江西安远县界。” 万历中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