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印务处
清代理藩院所属机构。驻京喇嘛设掌印札萨克达喇嘛一人,副扎萨克达喇嘛一人,扎萨克喇嘛四人,达喇嘛十七人,副达喇嘛四人,苏拉喇嘛十九人,教习苏拉喇嘛六人,额外教习苏拉喇嘛四人,德木齐三十一人,格斯贵五十人,徒众称为格隆、班第。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题准扎萨克大喇嘛给予印信。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定喇嘛印务处设于宏仁寺,设掌印呼图克图兼行章京,按期会同办事。印钥由正掌印扎萨克达喇嘛佩带。
清代理藩院所属机构。驻京喇嘛设掌印札萨克达喇嘛一人,副扎萨克达喇嘛一人,扎萨克喇嘛四人,达喇嘛十七人,副达喇嘛四人,苏拉喇嘛十九人,教习苏拉喇嘛六人,额外教习苏拉喇嘛四人,德木齐三十一人,格斯贵五十人,徒众称为格隆、班第。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题准扎萨克大喇嘛给予印信。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定喇嘛印务处设于宏仁寺,设掌印呼图克图兼行章京,按期会同办事。印钥由正掌印扎萨克达喇嘛佩带。
杂任职名。唐太仆寺典厩署置,员额一百人,掌驾车之事。
即“荫补”。
清僧录司的正副主官,由僧官中一人充任,不著品。
僧官名。明清置,属僧录司,秩从八品,左右各一人。
官名。北周《周礼》夏官之属有司士下大夫二人,掌理群臣的名籍,主管黜陟、计比、征召的政令及正朝仪等事。北周依《周礼》之制置司士中大夫,正五命,属夏官府。任此职者见《周书·裴宽传》:“武成二年(公元560
① 官名。北魏置,佐沙门统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北齐昭玄寺设三人,佐大统、统管理全国佛教事务。位在各寺寺主之上。北魏时僧令即自嵩高闲居寺主迁都维那,再迁沙门大统。见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二八八《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管缝制王及王后衣服的宦官。《周礼·天官》: “缝人,奄二人,女御八人,女工八十人,奚三十人”,“掌王宫之缝线之事,以役女御,以缝王及后之衣服”,“掌凡内之缝事”
官名。明朝殿庭仪礼司长官。洪武十三年(1380)改殿庭仪礼司使置。为一人,正七品。三十年,改殿庭仪礼司为鸿胪寺,遂罢。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司门下大夫属官,掌边境关门的启闭,并负责控制人员和货物的出入。下设司关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
官署名。北宋于汴河上置上、下二锁,掌征收汴河中舟船通行税。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隶太府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