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领中丞司事
即“总知中丞司事”。
即“总知中丞司事”。
见“登闻鼓厅”。
官名。战国秦置。掌管徭役。《商君书·垦令》:“令有甬官食概。”高亨注:“甬官,掌管徭役的官。”
指众臣百官。《史记·伍子胥列传》:“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
官名。北洋政府置,为蒙藏事务局的长官,见“蒙藏事务局”。
朝廷大吏。《韩非子·八奸》: “大臣廷吏,人主之所与度计也。”
官名。明清都察院所属山东道之主官。掌道事。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三至五人,后增至十人。洪熙元年 (1425),南京都察院亦设二人。皆秩正七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乾隆十四年(1749)定
即“殿前副都点检”。
官署名。参见“掌关防处”。
官名。清末新陆军职官。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营制,始置。每镇一人,正六品,副军校充,奏补。掌考查全镇号兵。军中佐官名。清末设于新军各镇,掌管军号事务。
官名。宋朝南、北外都水丞司属官,员八人,分掌治水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