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摄皇帝

摄皇帝

代理皇帝,行施皇帝职权。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时,以周公居摄辅佐成王的故事,讽谕群臣为其请上尊号为摄皇帝。《汉书·王莽传上》:“泉陵侯刘庆上书言:周成王幼少,称孺子,周公居摄。今帝富于春秋,宜令安汉公行天子事,如周公。”“朕深思厥意。云‘为皇帝’者,乃摄行皇帝之事也……其令安汉公居摄践祚,如周公故事。”“臣请安汉公居摄践祚……南面朝群臣,听政事……曰‘假皇帝’,民臣谓之‘摄皇帝’,自称曰‘予’。平决朝事。”“太后诏曰‘可’。明年,改元曰居摄。”

猜你喜欢

  • 右罴卫大将军

    官名。渤海国十卫之一右罴卫长官,置一人。

  • 地方行政区划名。周朝为王畿六乡所属行政单位。《周礼·地官·序官》: “乡大夫,每乡卿一人;州长,每州中大夫一人。”春秋时齐国亦置为乡属行政单位。《管子·立政》: “分乡以为五州,州为之长。”秦汉为监察

  • 总管司

    官署名。总管的官署称总管司。详“总管”条。官署名。宋初沿五代之制有马步军都部署与副都部署,部署与副部署,后因避英宗讳改称都总管与副都总管、总管与副总管,掌一路军务和治安,其官署称总管司。都总管常由经略

  • 宝谟阁学士

    见“宝谟阁”。官名,宋宁宗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置。宝谟阁是藏书阁,内藏光宗御制。置学士、直学士、待制官。这些官都是贴官,即荣誉性的虚衔,无职守、无所掌,只供侍从顾问,但有这种虚衔,可享受超官阶优

  • 太医都尉

    宫廷医官名。晋朝置,银印青绶,地位高于太医令。别有“殿中太医都尉”。参见《宋书·礼志五》。

  • 卫候直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由隆福宫卫候司改名,简称卫候司。秩正四品(或升正三品)。领东宫挖鹤卫士,兼掌仪从金银器物。隶詹事院。英宗至治三年(1323)罢,泰定帝泰定四年(1327)三月复置,

  • 左鹰扬卫

    官署名。即左武卫,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左武卫。

  • 一等参谋官

    官名。清末新陆军军官。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营制,始置。每军二人,从三品,副参领充,简放。随同总参谋官分任计划诸务。唯平时不编军,故不常置。官名,也是参谋官的等级名。清朝光绪30年(公元190

  • 左右游击倅长下士

    官名。见“左右游击率上士”。

  • 九华

    妃嫔号。十六国后赵石勒建平元年(330)置,在贵嫔、贵人之下,位视伯,无员限。见《晋书·石勒载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