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镇西将军

镇西将军

官名。① 东汉末置,献帝初平三年(192),以韩遂任之。三国魏时,与镇东、镇南、镇北将军合称四镇将军。多授持节都督,出镇方面,二品。位在征西将军下,一般不与征西将军并置。蜀、吴亦置。晋朝定为三品,如为持节都督,则进为二品。十六国前秦、后秦、后燕、北凉沿置。南朝宋沿晋制。梁、陈时列为八镇将军之一。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二班,普通六年(525)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二班,陈拟二品、比秩中二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一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从二品。北齐成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从二品。北周命品不详。麴氏高昌国亦置。②明朝延绥总兵挂印者称镇西将军。


杂号将军名,东汉置,掌帅兵镇守一方。《三国志·蜀书·马超传》:“初平三年,(韩)遂、(马)腾率众诣长安。汉朝以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腾为征西将军,遣屯郿。”三国也置,并与镇东、镇南、镇北三将军合称四镇将军。《三国志·魏书·曹真传》:“文帝即位,以真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军事。”又《三少帝纪》:“蜀大将姜维寇洮阳,镇西将军邓艾拒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镇西将军朱琬拒胤。”其后,晋、十六国、南北朝多沿置。

猜你喜欢

  • 期门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 定为武职流外八班中的八班,代旧建武将军。地位较低,由乡品三品以下的人充任。普通六年(525) 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六班。武官名。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

  • 顺天府

    官署名。明清设于京城北京之府属建制。掌京畿之刑名钱谷,并司迎春、进春、祭先农之神,奉天子耕耤、监临乡试、供应考试用具等事。明永乐元年(1403)置。十年升秩,如应天府。设府尹一人、府丞一人、治中一人、

  • 东西二官厅

    明代军事组织名。武宗时,以边防告急,从团营中选取三万人从征,号称东西二官厅,各由一都督统率。此后以二官厅军为“选锋”,而称十二团营为“老家”。参见“团营”。

  • 大名府尹

    见“大名府”。官名。宋置,见“河南府尹”。

  • 推官

    官名。唐朝始置,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采访处置使下皆设一员,位次判官、掌书记,掌推勾狱讼之事。五代因之。宋朝三司各部设一员,主管各案公事。开封府亦设左、右厅推官各一员,分日轮流审判案件。临安

  • 南京内府二十四衙门

    官署名。明朝南京宦官衙门的统称。即指永乐(1403—1424)迁都北京后留置于南京的原宦官十二监、四司、八局,共二十四衙门。

  • 应天府

    府名。①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以原宋州(今河南商丘)升置,为陪都,置官如开封府。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改归德府。②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改集庆路 (今南京市) 置。洪武元年(136

  • 从事郎

    官名。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改选人官名,防御、团练、军事推官换为从事郎,从八品。元朝置为文散官四十二阶第三十八阶,从七品,敕授。文散官名。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改选人阶官第四阶为从事郎,秩从

  • 司关大夫

    官名。即司门郎中,唐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咸亨元年 (670) 复名司门郎中。

  • 司膳令

    官名。渤海国置,司膳寺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