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驸马都尉

驸马都尉

官名。西汉武帝始置,皇帝出行时掌副车,秩比二千石。为侍从近臣,常用作加官。东汉员五人,名义上隶属光禄勋。魏、晋沿置,与奉车、骑都尉并号三都尉,多用作宗室、外戚、功臣子、贵族、亲近之臣的加官,或亦加于尚公主者。司马睿为晋王时,其府掾属皆授此号。东晋南朝隶集书省,无定员,无实职,尚公主者亦多加此号。至梁、陈渐成定制,专加尚公主者。梁无班秩,陈七品、六百石。北朝略同,虽位至卿尹,此号不去。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四品上,二十三年改六品,北齐从五品。历朝因之,专加帝婿,简称“驸马”。隋初隶左、右卫府,从五品。炀帝大业三年(607)废。唐朝复置,无定员,从五品下。宋朝从五品。辽朝列为北面皇族帐官。金朝正四品。明朝凡尚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者皆加此号,位在侯爵下、伯爵上。初有典兵出镇及掌府部事者,其后多不与政事,惟奉祀孝陵,摄行庙祭,署宗人府事。清朝改称“额驸”。


官名,武帝初置,俸比二千石,无固定人数,以皇帝的侍从武官掌驸马(副车。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驸马都尉》);但也领兵外屯或征伐。《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十二月,遣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出居延,骑都尉来苗出平城,伐北匈奴。”此职多以宗室外戚及诸公子孙担任。曹魏、西晋沿置,多用于加官,尚公主者皆授此官。此后,成为定制。梁无班秩,陈为七品、六百石俸,北魏孝文帝定为从四品上,后又改为六品,北齐为从五品,隋因之,后废。唐朝复置,从五品下,宋从五品;辽为北面皇族帐官,金为正四品,明朝凡娶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为妻者皆封此官,位在侯爵下,伯爵上;初也典兵出镇或掌府部事,后则不参与政事。清朝改称公主额驸,又分固伦额驸及和硕额驸。

猜你喜欢

  • 冢人

    官名。① 掌墓地兆域的官吏。春秋战国置。《仪礼·士丧礼》: “筮宅,冢人营之。”郑玄注:“冢人,有司掌墓地兆域者,营犹度也。”②《周礼》中掌王陵墓地兆域的官员。一说为周朝置。《周礼·春官》:“冢人,下

  • 孝廉左尉

    官名,东汉置,为洛阳县令的佐吏,掌兵事,禁盗贼,主治安。汉制,大县尉二人,小县尉一人。《后汉书·百官五·县》注引《汉官》曰:“洛阳令秩千石,丞三人四百石,孝廉左尉四百石,孝廉右尉四百石。”

  • 茶马司司令、司丞

    官名。明初置,见“茶马司”。

  • 东三省总督

    官名。清末东北地方长官。光绪三十三年 (1907) 改奉天、吉林、黑龙江特别行政区为行省,始置。由盛京将军改设,一人,从一品,钦差大臣。掌三省民政财政,并兼三省将军事务。宣统二年(1910) ,兼奉天

  • 参谋军事

    军事幕职名。宋置,见“参谋官”。

  • 皇门使

    官名。明太祖吴元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置,正五品,以宦官充任,掌司皇宫各门晨昏启闭,关防出入。后改称门正。

  • 军需司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置。掌粮馕廪饩,兼司军需人员教育。辖统计、粮服、建筑三科,附设银库。设司长一人掌司事,下设科长三人,科员三十人,司副官一人,法规总编纂员二人,编纂员

  • 扶风都尉

    官名,汉武帝置,为三辅都尉之一。掌领兵驻守防盗贼,主地方治安,秩比二千石;后罢。东汉安帝时复置扶风都尉,掌护陵园。《后汉书·百官五·州郡》:“(尉)典兵禁,备盗贼,景帝更名都尉。武帝又置三辅都尉各一人

  • 善扑营

    清朝专为皇帝演习掼跤、射箭、骗马等技艺之军营。其职掌: 平时准备为皇帝表演技艺,遇皇帝出巡,则与护军一体随班护卫。设有总统大臣,无定员。其下有协理事务翼长二人,左、右翼翼长各三人,笔帖式六人。承应演习

  • 泉司

    宋朝提点坑冶铸钱司别称。宋代提点坑冶铸钱司的别称。见“提点坑冶铸钱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