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七大恨

七大恨

后金征明檄文。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即汗位,建元天命,国号大金,建都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史称后金,以与十二、三世纪女真族先民阿骨打所建金朝相区别。后金天命三年(1618),努尔哈赤为扩张势力,号召女真族人征明,提出此战斗檄文,主要内容是指谪明朝不尊重双方边界的划分,支持叶赫部等反对后金政权等。具体内容:(一)明朝无故生事边外,杀其父、祖;(二)明背盟出边,保卫叶赫部;(三)后金根据誓约捕杀越界明人,明责令偿命;(四)叶赫因得明助,将许嫁努尔哈赤的女子,转嫁蒙古;(五)后金耕垦柴河、三岔儿、抚安三堡的田地,遭明驱逐;(六、七)明偏袒叶赫,压抑后金。该檄文激发了女真族人反明的民族情绪。努尔哈赤以此为由率2万后金军征明,迅速攻下东州、马根丹和抚顺3城,继破抚安、花豹冲、三岔儿等11堡,成为明边的严重威胁。

猜你喜欢

  • 贾班达哥

    清代门巴族著名首领。原居主隅。后因不堪忍受农奴主残酷压榨,约在18世纪初带领当地百余户门巴族向传说中的圣地白马岗(今西藏自治区墨脱)迁徙。途经扎目村时与追兵遭遇,率众顽强抵抗,经激战砍死敌军官,杀退追

  • 伊犁河

    新疆河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古称伊列河、伊丽河、亦列河。上游在今中国新疆西部。东源为空格斯河,西南源为特克斯河,东北源为哈什河,均出天山。三河合而西流,称伊犁河。再西流入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 怜真加加瓦

    见“杨琏真加”(979页)。

  • 滇云历年传

    云南编年体史书。清倪蜕(本名羽,字振九,江苏松江人)撰。康熙五十四年(1715)从巡抚甘国壁入滇为幕僚,后居昆明西郊至逝世。自序作于乾隆二年(1737)。有道光二十六年(1846)倪氏家刻本、清云南图

  • 尉迟乙僧

    唐代著名画家。西域于阗国(今新疆和田)人。著名画家尉迟跋质那之子。师从其父,以于阗的凹凸画法熔铸中原画技著称,善画佛像、鬼神、人物、花鸟。贞观十三年至景云(639—711)年间活跃于中原画坛,与阎立本

  • 者勒蔑

    蒙古国大将。又译折里麦、哲里马。兀良哈氏。札儿赤兀歹子。居不儿罕山(肯特山)地区。自幼侍从铁木真(成吉思汗),被誉为“有福庆的伴当”(《元朝秘史》第211节)。曾相随逃避蔑儿乞人追击。南宋淳熙十六年(

  • 拙里牙赤

    元代蒙古官名。又译“拙思牙赤”、“珠噜海齐”。《元史语解》释为“善算人”。据《元史·兵志三》马政款,哈剌木连、斡斤川、甘州、左手永平等处御位之昌罕、斡罗孙、耳眉、迷里迷失等均任此职。

  • 李如璋

    明朝边将。朝鲜族。李氏。辽东总兵官李成梁第四子。以父荫历都指挥佥事。从兄李如松征宁夏,先登有功,累进都督佥事。历任广西、延绥总兵官。

  • 额墨根乌巴什

    ?—1772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沙克都尔扎布次子巴图之孙。初随渥巴锡汗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乾隆三十六年(1771)率所属400余户约2000余人随渥巴锡汗东返祖邦,受清廷封固山

  • 汉西域传补注

    书名。清徐松撰。2卷。作者于嘉庆十六年(1811)谪戍伊犁,曾亲历天山南北路,调查山川道里、风土人情,以其亲身闻见,兼采有关记述,对《汉书·西域传》所载葱岭东西史地,进行考证,述其变迁沿革,作此补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