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溪蛮
魏晋至宋代对分布在今湖南沅水上游雄、、辰、西、舞()五条溪水周围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秦代泛称黔中蛮。汉代称※武陵蛮,有※槃瓠、※廪君、※板楯蛮之属。南北朝至唐有※僚、※蛮、※左、※蜒、莫徭等。宋代泛称溪洞蛮,有苗、仡僚、仡、仡偻、仡伶等。隋大业四年(608),酉溪蛮※田思飘率族人举兵反。其民有祭槃瓠之俗。遇父母丧,行鼓踏歌,饮宴一月。尽产为椁,临江高山,凿龛以葬,三年不食盐,终身不复祀祭。其地今有苗、土家、侗、瑶、仡佬、壮等民族居住。
魏晋至宋代对分布在今湖南沅水上游雄、、辰、西、舞()五条溪水周围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秦代泛称黔中蛮。汉代称※武陵蛮,有※槃瓠、※廪君、※板楯蛮之属。南北朝至唐有※僚、※蛮、※左、※蜒、莫徭等。宋代泛称溪洞蛮,有苗、仡僚、仡、仡偻、仡伶等。隋大业四年(608),酉溪蛮※田思飘率族人举兵反。其民有祭槃瓠之俗。遇父母丧,行鼓踏歌,饮宴一月。尽产为椁,临江高山,凿龛以葬,三年不食盐,终身不复祀祭。其地今有苗、土家、侗、瑶、仡佬、壮等民族居住。
清朝官员。字广蕴,顺天大兴(今北京市)人。回族。雍正八年(1730)中进士,以刑部员外郎擢山东道监察御史。乾隆帝即位,诏征直言之士,曾上疏陈安民五事,主张轻徭薄赋,守官应以民事为重,巡狩应尚俭朴,并提
见“鹿哨”(2104页)。
蒙古国开国功臣。又译脱不合。克烈部人。亦鲁忽蛮长子。初事克烈部长王罕,以王罕父子忌铁木真(成吉思汗)威望日盛,欲谋害之,遂率所属200户归铁木真,途中为汪古部长阿剌兀思剔吉忽里羁留,遣子也速不花告铁木
蒙元官名。又译“扯儿宾”、“彻儿必”、“阇里必”。《元朝秘史》简释为“官人”,无详解;《蒙古译语》释为“宰相”;《登坛必究》译作“把总”;那珂通世《成吉思汗实录》解释为“侍从官”。近人依其职守,认为近
?—444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郁久闾氏,※大檀子。北魏太武帝神䴥二年(429),父因惨败于北魏发疾而卒,在危难中继可汗位,号“敕连可汗”(意为神圣之王),被迫采取南和北魏,另图复兴之策。
参见“奥米”(2252页)。
发现于新疆昭苏县小洪那海草原,故名。通高230厘米,头部宽35厘米,身宽50厘米。花岗岩质。面东而立,双手置胸前,右手似执碗、杯之类器物,著冠辫发,发辫多至十根,长垂至腰。前胸到腿刻有古民族文字,刻工
清初对黑龙江以北地区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族的总称。《圣武记》言:因诸部居住杂错,皆以狩猎为生,清人为与满洲族区别,便以骑射最著、归清较早之索伦(今鄂温克族的一支)概称之。分布范围,约西起石勒喀河,
1856—1875即十二世达赖喇嘛。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藏族。生于西藏娘布沃噶章细,大贵族拉鲁·彭错才旺之子。清咸丰八年(1858)正月十三日,于布达拉宫举行金瓶掣签,被认定为十二世达赖喇嘛。
见于萨囊彻辰《蒙古源流》,即“撒尔塔”(24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