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佛尔们河卫

佛尔们河卫

见“甫门河卫”(1048页)。

猜你喜欢

  • 捺水

    即“穄水”(2561页)。

  • 和硕特西左翼后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宗科札萨克旗。雍正元年(1723),哈尔噶斯拒从罗卜藏丹津叛清。三年,授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佐领1。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袭。牧地跨柴达木河。

  • 福笊篱

    朝鲜族旧时民间习俗。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现在,此俗已不盛行。笊篱,用细竹篾编制而成,如同汉族之筛子,平时用于淘米。所谓福笊篱,指夏历除夕之夜至元旦凌晨之间,在走街串巷的商贩处买的笊篱。俗信将福笊篱用红线

  • 烧白柴

    旧时云南信仰小乘佛教的傣、德昂、阿昌等族的一种祈佛活动。每年冬季,为表示给佛祖取暖,一般在夏历腊月十四日举行。传说从前有一佛祖弟子生病,在发冷难熬之际,有一老人用柴火为其取暖,使病愈。于是佛祖认为此是

  • 即“”(1731页)。

  • 番役

    俗称番子。轮番执行缉捕罪犯的差役。明代厂卫司设此。清代,步军统领衙门亦设之,招募顺天府(治即今北京市)所属民人充役,设头目以辖;内务府设番役处,选内佐领、内管领之内数十兵丁充役,由司员值年管理。两处番

  • 北僚

    唐宋时中国西南僚人的一大支系。参见“僚人”(2454页)。

  • 负担

    西夏军队中的随军杂役。为军卒中第三等。西夏男子15岁为丁,2丁中除1人为正军外,另一较弱者充任。在不同岗位配备不同战具。牧主、农主、帐门后宿、内宿后卫负担战具配备相同,有弓一张、箭20支、长矛杖1支;

  • 赛音曲结

    参见“伊拉古克三”(811页)。

  • 大理国梵画长卷

    宋代大理国名画。又名《大理画卷》、《张胜温画卷》。白族描工张胜温作。大理国(后理国)十八代王段智兴盛德五年(1180)绘制。画卷系素笺本、彩色施金画,高约1尺,长约10丈,计134开,共画人物62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