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儋耳

儋耳

①都名。汉元鼎六年(前111)平南越后置。治所在今海南岛儋县西北,领至来、九龙二县,辖境为今海南岛西部地区。始元五年(前82)并入朱崖郡。隋大业三年(607),一说大业六年(610),析朱崖郡地复置,治所在义伦。唐武德五年(622)改置儋州。 ②古国名。《山海经·大荒北经》云:北荒有儋耳之国。郭璞注曰:“其人耳大,下儋垂于肩上”;《说文》言南方亦有瞻耳之国,《山海经·海内南经》也说象郡之外徼有离耳国,即儋耳。应劭注《汉书》曰:“儋耳者,种大耳,渠帅自谓王者,耳尤缓下肩三寸”。

猜你喜欢

  • 都烈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后改汉姓曰强。

  • 容美纪游

    书名。清代顾彩辑。一卷。容美在湖北恩施地区,今鹤峰地。元明时期置土司,清初置容美土司。为土家、苗等民族之居住地。书中记载了当地风土习俗,是研究该地少数民族的重要参考资料。《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有辑文。

  • 摆庄

    云南小乘佛教四大教派之一。又称摆芒、格曼。流行于云南德宏、保山、潞西等地傣族、阿昌族、德昂族地区。相传1700多年前由缅甸传入。僧侣分戛必、召门、尚王和基召四级。其经典戒律和诵经方式都与※润教相同,可

  • 和亲

    中国历代王朝统治阶级与周边少数民族,或各少数民族政权首领间为平衡彼此政治关系而缔结的联姻。“和亲”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原是和睦相亲之意,并不一定与联姻有关。后因汉朝遭匈奴冒顿单于侵凌

  • 张松协定

    1935年8月,日本张家口特务机关长松井源之助和察北保安队长张允荣达成的扩大日本侵略范围的协定。该协定强行将※《秦(德纯)土(肥原)协定》所规定之日人活动范围扩展到察哈尔、绥远两省境内长城一线,并决定

  • 布利安

    珞巴族阿帕塔尼部落对村寨或氏族领袖的称谓。一般为民主推举产生。由有德才、机智勇敢、富有生产与生活组织能力、精明强干、能言善辩、办事公正,并享有威望的男性充任。有老、中、青三种:“阿克哈布利安“即老年首

  • 忒邻

    金代女真语,“海”之意。女真族源于汉晋时的挹娄,三国时其地已东滨大海(今日本海)。按此,“忒邻”(海)一词可能起源甚早,在女真语中出现最晚当在东汉时期或更前。金章宗的皇子中有以此命名者。

  • 遏古只

    见“萧阿古只”(2001页)。

  • 慕容尘

    十六国时期前燕将领。又作慕容屈尘。鲜卑慕容氏。元玺五年(356),从大司马慕容恪围鲜卑段部首领段龛于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迫龛出降,奉命留镇。后任青州剌史。光寿二年(358),以泰山太守为晋将荀羡所

  • 彭水蛮

    见“施州蛮”(17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