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丹州蛮

南丹州蛮

宋代南丹州诸少数民族的泛称。因地处溪峒地,又称溪峒蛮。其地南接宜州(今广西宜山),北邻西南夷地。宋开宝七年(974)置州,大观元年(1107),改为观州,四年(1110)复旧名。开宝七年,酋帅莫洪��遣使归附。九年(976)复入贡,求赐牌印,宋廷予之。太平兴国五年(980),再贡银两等。淳化元年(990),莫洪勍卒后,至嘉定五年(1212) 220余年中,其子孙莫洪皓、莫淮勍、莫淮辿、莫世渐、莫公帐、莫世忍、莫公佞、莫公晟、莫延沈、莫延廪、莫延葚、莫延荫、莫光熙等相继受宋羁縻,历主南丹州事。贡使不断,历受赏赐。其间,莫世渐、莫世忍以约束及镇压当地少数民族功,被授检校工部尚书及检校礼部尚书职,世忍还被授予“西南诸道武盛军德政官家明天国主”印。至明代,莫氏仍世为土司,统辖其地。境内有苗、侗等族先民居住。

附南丹州蛮莫氏世系

猜你喜欢

  • 畏雅

    见“俄布笼”(1684页)。

  • 青岩教案

    贵州青岩各族人民反洋教斗争。又称贵阳教案。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天主教改贵州教区为贵阳教区,掌管贵州全省天主教教务。咸丰十一年(1861)五月,青岩(距贵阳约50里)各族人民过端午节时上街“游百

  • 青海道

    又称吐谷浑道。丝绸之路东段支线,不通过河西走廊而自陕西西安(古长安)至甘肃陇西,沿今青海柴达木盆地进入新疆。汉武帝(一说汉宣帝)时即开此道。晋隆安三年(399),僧人法显从长安至印度,宋永初元年(42

  • 阿尔巴甫

    清代新疆塔吉克族官名。塔吉克语音译,意为“千户长”。与维吾尔语职官明巴什相似。每庄设1人。每2—3年更换一次。由群众提名,※阿尔钦(塔吉克地区首席长官)任命。凡获取其职位者,都要给阿尔钦送礼,至少送一

  • 莫昆达

    古代锡伯族人对氏族长之称呼。一般由氏族中辈分高、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其职责主要是主持氏族的重大祭祀活动,供奉宗谱,调解纠纷,惩处违反家规的成员,保护氏族尊严,主持一年一度的“莫昆义善”(氏族会议)。全

  • 打牲乌拉总管衙门

    官署名。清代为采珠、渔猎等以供宫廷应用而设的办事机构。乌拉:城名,在今吉林市(其衙门在原城北乌拉街);总管:官名,例由内务府郎中或该衙门“翼长”升授。清初,于乌拉创设牲丁(时关内外各地亦设散处牲丁),

  • 纳邻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拉林河卫。永乐四年(1406)置,在今吉林、黑龙江省松花江支流拉林河流域。

  • 房式

    ?—812唐朝官员。河南人。鲜卑房氏(屋引氏)。一说其先房乾本出清河房氏。晋初使鲜卑,留而不遣,后裔随北魏南迁。唐朝宰相※房琯侄(一说族孙)。登进士第,被李泌辟为从事。德宗贞元二年(786),及泌入为

  • 哈克·库里伯克

    见“海古拉”(1938页)。

  • 长宁淀

    见“广平淀”(1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