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噶玛拔希

噶玛拔希

(1204或1206—1283)藏传佛教噶举教派噶玛支派中黑帽系第二辈祖师。本名却吉喇嘛。出生于喀木地区之止垅丹巴却秋,其族属哉波务家族,为当地权贵。幼年出家,从都松钦巴之再传弟子学经,取名却吉喇嘛(意为法师)。元定宗二年(1247),任粗朴寺寺主,收徒传法,声名远播。蒙古军南征大理时,于宪宗四年(木兔年,1254),一说在三年或五年,受忽必烈召见,谒忽必烈于绒域色堆旅次,忽必烈挽留左右,辞不就,乃受蒙哥汗之请北上游历传法建寺。六年(火蛇年,1256),谒蒙哥于和林(今蒙古哈尔和林),蒙哥封其为国师,赐金边黑僧帽,约于是时尊称其为“噶玛拔希”(意为噶玛教派之法师),取自其却吉喇嘛之名原意。是为噶玛噶举中黑帽一系之始称。后留侍蒙哥,曾为讲经,并与道家辨法。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位后,失势,曾被流放。至元元年(1264)始获宥,遂启程沿途建寺传法。八年(1271),还粗朴寺。十年,卒。遗嘱保存其遗体,由其弟子辈火化。翌年(1274),攘迥多吉出生,被粗朴寺僧认定为噶玛拔希之转世灵童,迎至寺中,为噶玛噶举黑帽系之第三辈活佛,而以噶玛拔希为第二辈活佛,并追认噶玛噶举派人之创始人都松钦巴为第一辈活佛。从此,藏传佛教各派系中推行有活佛转世制度。

猜你喜欢

  • 召龙帕萨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统治者※召片领的内务总管。主持司署内部一切日常事务,统领各级大小内官和仆役。受召片领命,参加议事庭会议,为议事庭组成人员。地位次于“四大怀朗”(官名),为“八大卡

  • 叱六于

    契丹早期部落名。为※古八部之一。始见于《魏书》。是称据该书“显祖纪”,然此纪将“于”误书为“手”字。他载稍异,该书“契丹传”与《辽史》均记为“吐六于”;《北史·契丹传》记为“吐六干”;《通典·契丹传》

  • 达旺

    地域名。亦作塔湾、门达旺。“达”即达尊,“旺”即灌顶,意为“人所共尊的授教(权)之地”。一说意为“马头神灌顶(摸顶)处”。位于西藏门隅地区中部。原为门巴族先民聚居点。※《君民世系起源明灯》载,9世纪初

  • 乌恰吞

    鄂伦春语音译,平均分配的意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鄂伦春人中残存和流行三种平均分配形式:(一)※“乌力楞”(地域公社)共同消费熊肉;(二)“乌力楞”按户平均分配;(三)同猎者平均分配。

  • 乞四比羽

    ?—约697唐代营州(今辽宁朝阳市)地区靺鞨首领。因不堪唐营州都督赵翙欺榨,随契丹首领李尽忠于万岁通天元年(696),举兵杀赵翙。遭唐兵镇压,与另一靺鞨首领乞乞仲象(《旧唐书》作大祚荣)各率部渡今辽河

  • 阿鲁辉帖木儿

    ?—1361元末蒙古宗王。孛儿只斤氏。※窝阔台汗后裔,帖木儿赤子。初事明宗和世㻋,后事顺帝妥懽贴睦尔。至顺三年(1332)父死后,嗣阳翟王位,屯驻北方。红巾军起义爆发后,见国事不稳,拒招

  • 一帐三房

    见“皇族四帐”(1701页)。

  • 绰尔

    参见“胡笳”(1579页)。

  • 兆惠

    1708—1764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吴雅氏。字和甫。都统佛标之子。雍正九年(1731),由笔帖式入值军机处,补内阁中书。自十三年(1735)起至乾隆十一年(1746),7迁至副都统、护军统领。后

  • 罗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彝语音译,意为“罗人”。他称阿条。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弥勒、元阳、金平、罗平、西畴、镇沅、祥云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