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岩大五

岩大五

约1836—1871

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首领。本名顾馥春,参加哥老会后,为首领之一,称大五,故称岩大五。贵州都匀府凯塘(今凯里凯棠寨)人。苗族。咸丰三年(1853),参加※高禾、※九松领导的苗民起义。响应白莲教杨龙喜在黔北起事。同治二年(1863),参加何得胜起义军攻贵阳。三年至十年(1864—1871) 8年中,先后参加大定(今大方)、黔西、平远(今织金)、威宁、安平(今平坝)等战役,攻占诸州县城。智杀贵州提督赵德光。南渡盘江与回族农民起义军的白旗军配合占领安南县(今晴隆)。十年,云南巡抚岑毓英率川、滇、黔、桂4省官军镇压起义军。因白旗军内奸出卖,在战斗中被俘,于贞丰城就义。

猜你喜欢

  • 国师

    帝王对僧人的封号,亦为僧官名。意为“国人之师”。此称源自印度佛教,北齐时传入中国,文宣帝曾封高僧法常为“国师”。隋、唐至元、明、清均沿用之。隋封佛教天台宗领袖智,唐封禅宗领袖神秀,蒙古

  • 赫哲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清康熙二年(1663)始见其名。因居住地区不同,有那乃、那贝、那尼傲(赫哲语那,意为本地、当地;乃、贝、尼傲,是人的意思)、赫真(下游、下方、东方之意)、奇楞等自称。清文献常写作黑哲

  • 廓尔喀纪略

    书名。乾隆朝官修。殿刊本,共54卷。纂成于※《巴勒布纪略》之后,内容与之衔接。按日记事,详载乾隆五十六年(1791)清军入藏击退廓尔喀军的经过,始末具备。汇集了其时驻藏大臣及当事官员的奏疏和乾隆帝谕旨

  • 抚黎专员公署

    国民党在海南黎族地区设立的管理黎族事务机构。又称抚黎局。国民党为消灭海南岛革命力量,1932年调陈光汉警卫旅到海南岛,对黎族地区实行“剿抚兼施”的政策,指令设置琼崖抚黎专员公署,把自清代沿袭下来的委封

  • 达克巴

    ?—1756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西藏※拉藏汗次子索尔扎之子。自幼寄居伊犁。乾隆十九年(1754),随从兄弟阿睦尔撒纳、班珠尔等附清,授二等台吉,驻牧喀尔喀汛界。次年,受命入觐,授札萨

  • 索南达吉

    清代西藏贵族。后藏托布加拉日岗地方人。藏族。八世达赖喇嘛※强白嘉措之父。为六世班禅家族之亲属。乾隆二十三年(1758),其子被确认为七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后,清朝按例封其为公爵,噶厦照例赐庄园、百姓,成

  • 不亦鲁黑罕

    ①见“不欲鲁罕”(270页)②见“梅禄”(1979页)。

  • 窝稽部

    见“窝集部”(2297页)。

  • 甲喇额真

    清代官名。满语汉译。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创建八旗组织时规定,“固山额真(满语音译,意为“旗主”,汉名称都统)下设五甲喇额真。每三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统领官称甲喇额真”。

  • 伯嚭

    ?—473春秋末年吴国大臣。原为楚人。楚大夫伯州犁之孙。伯州犁被杀后投奔吴国。阖闾执政时为大夫,夫差继位后被封太宰,时人多称太宰嚭。为人妒贤忌能,阿谀奸诈,贪财好色。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吴王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