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新城府

新城府

地区名。位于今吉林省西北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置,治伯都讷(今吉林扶余市境)。辖域东西420里,南北170里。东界榆树厅,西接郭尔罗斯旗,南邻长岭县,北及黑龙江肇州厅。汉、晋为扶余族地。隋、唐属伯咄靺鞨。渤海为扶余府境。辽属长春州东北境,有达鲁古部人居之,隶北府节度。金为肇州始兴县。元仍其旧。明初为三岔河卫,后入乌拉部。曾为蒙古人所居。清初抚定蒙古,设伯都讷站(旧志作讷拉红)。康熙三十二年(1693),设副都统镇守。雍正五年(1727),增置长宁县,隶奉天府尹。乾隆元年(1736),罢县。二年改州同。十二年,罢州同,以地属吉林理事同知。二十六年,改属副都统,并置理藩院蒙务主事,掌蒙古事宜。嘉庆十五年(1810),改伯都讷厅。光绪八年(1882),移治孤榆树屯。三十二年升府,更名为新城,治伯都讷,改隶西北路道,府城为康熙三十二年新筑土城,以别于城北之伯都讷台站,故称新城。清末民初,治内有汉、满、蒙等民族居住。

猜你喜欢

  • 苾扇

    见“耶律天德”(1307页)。

  • 仲家

    布依族旧称。相传奉调而来,因身穿重甲,与“仲家”谐音,故名。实为黔地上著民族。详见“布依族”(466页)。

  • 沁阳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在河南沁阳县城内自治街。俗称北大寺。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前有厦殿,面阔3间,单檐歇山,蓝琉璃瓦盖顶。拱端透雕龙头、庭院四隅有4座讲堂,最后为大礼拜殿,成长方形,与客庭均为绿琉璃

  • 西夏事略

    书名。(1)宋王偁撰。1卷。本书记党项拓跋氏兴起至西夏李元昊建国之史实。曹溶《学海类编》收有此书,实即王偁《东都事略》卷127至128中之《西夏》附录。(2)清陈崑撰,16卷,未见传本。《清史稿·艺文

  • 乌丸

    即“乌桓”(330页)。

  • 建熙

    前燕幽帝慕容暐年号。360—370年,凡11年。

  • 太平御览

    书名。北宋李昉等奉敕编修。1000卷。太平兴国二年(977)始修,6年后成书。宋代著名类书。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加以编次,分:天、时序、地、皇王、偏霸、皇亲、州郡、居处、封建、职官、兵、人事、

  • 破丑氏

    参见“雪山党项”(2036页)。

  • 段思英

    五代十国后期云南大理国第二世国王。白族。大理人。※段思平子。为王储时, “素不肖”,其父常欲废之,不果。后晋开运元年(944),父卒,继王位。二年,改元文经。即位后淫戏愈甚,被其叔段思良(段思胄)夺位

  • 红光南山崖书

    女真文字崖壁墨书题记。书于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索伦乡红光三村南山坡石砬子上。此为两山谷相交处,座西向东。题字距地面半米,相近两处,可辨者70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