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朗如部落

朗如部落

藏族部落名。位于西藏班戈县境内,北越扎加藏布河,南近巴木错湖,东北临安多县,呈南北长、东西窄之长条形,水草丰茂。最初居民仅数户,后纳木错湖畔牧民陆续迁入,遂形成一大部落,定名“朗如”,意为“来自纳木错朝湖畔之部落”,辖13个措哇(牧民牧放之组织单位),统由甲本管辖。噶厦政府在江龙置朗如宗,并将其中4个措哇合并为2个,存仁巴、赛巴、迥那、江如、南钦、德庆、南琼、果茫、嘎德、夏扎和顿巴等11措哇,称“朗如十一部”。西藏和平解放时,朗如仍为一个宗。1959年与其他部落合并,改为班戈县。

猜你喜欢

  • 见“可汗”。

  • 中亚三汗国

    16至18世纪乌兹别克人创建的布哈拉、希瓦、浩罕三汗国的统称。居民大都操乌兹别克语,信仰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也很发达。19世纪下半叶,相继为沙皇俄国吞并。参见“乌兹别克汗国”(351页

  • 多果鲁特

    准噶尔二十四鄂拓克之一。有众4000户。18世纪时驻牧于伊犁河南岸。有的学者认为,其众可能源自朵豁刺特部。为准噶尔旧十二鄂拓克的重要组成部分。

  • 票庄

    以汇兑、存银和放银为业务的票店。也称票号、银号。过去银两使用要自己携带或委托镖局护送。票庄出现后,承办汇兑业务,使用银两者,不必携带,可通过票庄,将银两在甲地存入,凭汇票至乙地取用。办理银两存放,可以

  • 越里吉

    辽金时东北部族名。一作越棘、越里奴、伊哷齐、伊勒希、伊勒齐、伊勒奇。活动于今黑龙江东北一带。其中心一说在牡丹江与松花江汇合处,今黑龙江省依兰城附近。与※剖阿里、※盆奴里(蒲奴里)、※越里笃、※奥里米合

  • 济旺多尔济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亲王德沁扎布次子。初授一等台吉。乾隆十八年(1753),献驼马助军。扈从乾隆帝木兰行围,赐孔雀翎。十九年,复献驼马,赐公品级。二十

  • 吴公祠

    即“鹤公祠” (2538页)。

  • 莎车府

    清代新疆府名。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直隶州改置。治所在今新疆莎车城。辖蒲犁厅(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巴楚州(治所在今巴楚县东南)及叶城、皮山2县。管领村庄184处,30驿站,32卡伦及布鲁特

  • 尼柔

    独龙语音译。过去云南贡山独龙族的父系氏族组织。包括若干个※“其拉”(父系家族公社)。到解放前夕已经不具有共同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氏族公社特征,已没有氏族公有土地和渔场(某些氏族仍保留有公共猎场),也没

  • 宏佛塔

    西夏佛塔。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东北潘昶乡王澄村,俗称王澄塔。西夏时期建,原有佛寺建筑。塔身3层,呈八角形,塔身和塔刹高度基本相等。砖木结构,形制独特,风格古朴,今存残高27.72米。清雍正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