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尽忠

李尽忠

?—696

唐代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出自大贺氏族。原联盟首领※窟哥之孙(一说曾孙)。初期附唐,武则天(684—705年在位)时为右武卫大将军、松漠都督府都督。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因与唐地方官员龃龉,怨营州都督赵文翙(一作赵翙)视契丹酋长如奴仆,对契丹灾馑不加赈给,遂与妻兄、归诚州刺史孙万荣举兵杀赵而反,占据营州(今辽宁朝阳),自号“无上可汗”,以万荣为先锋,所向皆下,旬日,兵至数万。继攻崇州(今辽宁朝阳东北),生擒龙山军讨击副使许钦寂,引起唐廷震动,武则天侮更其名为“李尽灭”。其用兵善谋,破营州后,获唐俘数百,诓告其契丹无食缺粮,纵归,以麻痹唐兵,诱其轻敌深入,途中又弃老牛瘦马于道侧,更使唐兵无疑,遂以伏兵大败唐军。八月,大败唐左鹰扬卫将军曹仁师等28将于西硖石黄獐谷(今河北卢龙、昌黎之间),以飞索擒获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司农少卿麻仁节。继攻平州(今河北卢龙),为唐右武威卫大将军、清边道行军大总管、建安王武攸宜重兵所阻,分兵万荣夜袭檀州(今北京密云),亦为唐清边道副总管张九节募死士所战败,退兵入山。十月(一说九月)卒,万荣领余众继战。

猜你喜欢

  • 杨绍基

    清文史家。山东益都(今青州市)人。回族。嘉庆(1796—1820)年间举人。著有《邑先辈纪略》1卷,《趋庄录》1卷。

  • 胡母思山蕃

    见“忽母思部”(1489页)。

  • 恪尊

    即“可敦”(491页)。

  • 吐里

    见“秃里”(1082页)。

  • 张登发

    ?—1887清代光绪年间勐勐反清斗争首领。双江拉祜族。原为村寨世袭部落头人兼军事首领。在前几次拉祜族人民反清斗争的基础上,光绪十三年(1887)十月,联合澜沧木戛、富邦、南栅等地拉祜族和汉族,与杨定国

  • 罗卜藏丹津之乱

    清雍正初年青海和硕特部贵族反清叛乱。一称“癸卯之乱”。康熙五十六年(1717),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遣大策凌敦多布袭杀拉藏汗。清朝政府为“驱准保藏”,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春,合青海蒙古

  • 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元代宣政院所辖地方官署名。简称“乌思藏宣慰使”。“乌思”指前藏;“藏”指后藏;“纳里速古鲁孙”意为阿里三路。相当今西藏地区。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总制院为宣政院,以帝师领院事,管理全国佛教

  • 伊盟事变

    国民党军队镇压内蒙古伊克昭盟蒙古族人民激起的事变。又称“三二六”事件。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任命陈长捷为伊盟守备军总司令,并率部队进入伊盟,实行“党政军一元化”政策和“反共灭蒙”的方针,镇压抗日群众

  • 纪浑河

    见“妫水”(1261页)。

  • 泥和城

    古城名。又作洪和城。故址在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秦汉时为羌人居地。北魏置郡。太和十四年(490),吐谷浑王伏连筹拒魏孝文帝诏,称疾不入朝,且修洮阳、泥和2城置戍。其地遂为吐谷浑所据。次年,二戍为枹罕镇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