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油葫芦节

油葫芦节

见“巴拉特节”(414页)。

猜你喜欢

  • 圆山文化

    台湾先民新石器文化遗址。位于台北基隆河下游的圆山贝丘,故名。为迄今台湾省发现的最大的原始文化遗址。自1897年已开始有人发掘,后又经过多次发掘,遗存十分丰富,出土有陶器、石器、骨角器、玉器及小量青铜器

  • 北魏烈皇帝

    见“拓跋翳槐”(1362页)。

  • 黄黛琛

    裕固族民间叙事诗。流行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地区。全诗450余行,分6部分:歌头、爱情、逼婚、冤仇、屈死和尾声。描写美丽善良贤慧的姑娘黄黛琛,与牧人苏尔旦相爱,遭到部落头目保尔威的反对,并派总圈头(大管家

  • 盘护

    见“槃瓠”(2457页)。

  • 黑羌

    ※黑水羌迁居关中渭北一带者的简称。参见“黑水羌”(2227页)。

  • 伽倻琴

    朝鲜族的一种弹拨乐器。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类似汉族古筝。始于朝鲜三国时代。伽倻人于勒创制。据《三国史记》载:“伽倻琴,亦法中国乐部筝而为之”。其形“上圆象天,下平象地”。共有12弦,乃“拟十二月”。其后

  • 捡骨葬

    见“拾骨葬”(1621页)。

  • 神板

    参见“祭神板”(2088页)。

  • 尼玛

    怒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福贡县怒族对巫师的一种称呼。过去当地怒族人认为这种人不仅能给人驱鬼治病,还能到阴界去把失去的魂魄招回来,但也能摄取人的灵魂致死。所以有些人对他们敬而远之,甚至发生过驱逐和杀害他们

  • 天授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正淳年号。1096年,凡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