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百色起义

百色起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起义。1929年秋,由共产党人掌握的桂军警备第四大队和教导总队1000多人,从南宁开赴广西右江流域,在当地壮族人民,特别是壮族农民协会与壮族农民赤卫军的密切配合下,于同年12月11日,在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人的领导下于百色县城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共7千余人,并在田东平马镇成立右江工农民主政府,先后解放右江流域16个壮族聚居县,人口达100余万,开辟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并建立县以下各级工农民主政府,实施各项革命政策,开展土地革命。

猜你喜欢

  • 宇文导

    511—555西魏大臣。字菩萨。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人。其先为匈奴茵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宇文泰长兄宇文颢之子。初与泰在葛荣军中,荣败,例迁晋阳。北魏永安三年(530),随贺拔岳等入关镇压万俟

  • 苗俗纪闻

    书名。清代方亨咸著。1卷。记述沅州以西苗族习俗。其中包括服装、贸易、婚丧、语言、祭典等。辑入《檀几丛书》与《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八帙。

  • 纹茂

    见“合亩制”(834页)。

  • 鸭子河

    辽金时期河流名。辽时属上京道。为今吉林省北月亮泡以东、黑龙江省肇源县以西的一段嫩江(一说为今第二松花江下游一段)。其地:“是雁鸭生育之处。”(宋曾公亮《北蕃地里》)为契丹皇帝春猎之地,《辽史》不乏赴该

  • 铁利部

    靺鞨诸部之一,后为黑水靺鞨16部中的一部。分布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附近。所在历来有多说:一说在伯力(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附近;一说在前苏联犹太自治州境;一说距库页岛不远;也有比定在今黑龙江省挠力河以东、

  • 鲁克察克

    见“柳中”(1575页)。

  • 觉常刚

    见“觉昌安”(1753页)。

  • 月即别汗国

    参见“乌兹别克汗国” (351页)。

  • 毛难族

    即“毛南族”(360页)。

  • 织绢院

    西夏官署名。掌国家丝绸等织造和作坊管理事务。夏仁宗时期已有设置。仁宗天盛时期(1149—1169)制订的《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列入国家机构等级的第五品,属末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