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夜

西夜

西域古国名。又作漂沙。王号“子合王”。王治呼犍谷(今新疆叶城县南阿克河河谷地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50,口4000,兵1000。居民从事游牧,“随畜逐水草往来”。地生白草,剧毒,民常煎以为药,涂于箭上,被射中即死。宣帝神爵三年(前59)始属西域都护。三国时属疏勒。后称悉尼半国。北魏太延(435—440)初年遣使朝贡。自后贡使不绝。唐时属疏勒都督府。

猜你喜欢

  • 容美峒总管府

    见“容美峒宣抚司”(1949页)。

  • 布特哈总管衙门

    清官署名。见“布特哈”(467页)。

  • 宝庄

    见“蒲昌县”(2319页)。

  • 爽酋

    唐代南诏职官名。为南诏三个掌管赋税官之一。参见“南诏官制”(1594页)。

  • 邗沟

    古运河名。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吴王夫差为从水路行师、运粮北伐齐国,争霸中原,命人“于邗江筑城(今江苏扬州东南),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开凿沟通长江和淮河水系的运河,故名。此河之开

  • 和卓

    新疆伊斯兰教上层首领自称。一译和卓木、霍加、噶查。维吾尔语,译言“圣裔”。有两种派系:一为色伊提·阿塔系,拥有哈里发后裔证书。一为赘巴尔系,其证书已散失,完全依靠传说和声望树立身份,自称为哈里发阿布别

  • 库米

    鄂伦春人旧时夏季的一种简易住所。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小兴安岭地区。过去鄂伦春族毕拉尔路人口少的户夏季多居之。用柳条或桦树条搭成,即把两根树条粗头对称地埋入土中,弯成弧形,将另一端相接捆牢;埋立排数按所

  • 东厮里门

    “厮里门”,契丹语。契丹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东厮里门为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之一抹黑。是宫下另有一抹里称“西厮里门”。

  • 西藏钱法制度

    清朝管理西藏地方铸造银币和兑换之行政措施。乾隆五十八年(1793)钦定章程规定:以纯汉银铸造银钱;图案正面用汉字铸“乾隆宝藏”,背面用藏文译音成“乾隆宝藏”四字;以重1钱、5分两种搭配铸造,每纹银1两

  • 益福的哈鲁丁

    元代语言学家。回回人。祖籍西域。祖父木沙剌福丁于成吉思汗西征时归附,随军东迁,遂定居。平章政事札剌鲁丁之子。世祖至元年间(1264—1294)供职于翰林院,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正奉大夫。通亦思替非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