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利
唐时龟兹王白诃黎布失毕之相。贞观二十二年(648),辅白诃黎布失毕御唐军阿史那社尔,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县)失陷时,独逸出,引西突厥军助战,杀唐军留守之安西都护郭孝恪及子。后为阿史那社尔败,执送长安,获赦,与白诃黎布失毕同被遣归国。因私通王妻阿史那氏,君臣猜忌,复被高宗召入长安,不复回国。
唐时龟兹王白诃黎布失毕之相。贞观二十二年(648),辅白诃黎布失毕御唐军阿史那社尔,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县)失陷时,独逸出,引西突厥军助战,杀唐军留守之安西都护郭孝恪及子。后为阿史那社尔败,执送长安,获赦,与白诃黎布失毕同被遣归国。因私通王妻阿史那氏,君臣猜忌,复被高宗召入长安,不复回国。
即“朵儿班”(840页)。
书名。原名《皇朝通志》,又称《清通志》。乾隆三十二年(1767)嵇璜等奉敕撰,五十二年(1787)成书。126卷。起自清初,止于乾隆末年。体例与《通志》、《续通志》颇异,省去本纪、列传、年谱,仅存与《
满语音译。 “包衣”意为“家内的”或“府中的”;“阿哈”意为“奴隶”。汉译为“家奴”、“奴隶”、“奴仆”或“奴才”。简称“包衣”或“阿哈”。明清时期女真及满洲社会中地位低下、受压迫剥削的阶层。为主人所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泽库县中南部,东接西卜沙和官秀部落,南邻今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西连锁乃亥、旺加等部落,北邻古德尕让和克里其那部落。为千户部落。名称来源一说为“噶尔色”之音转。“噶尔”指迎唐文成公主的吐
见“永陵”(635页)。
?—1677清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富察氏。世居辉发地方。国初,随父鄂拜归附。初任王府长史。康熙十三年(1674),署副都统,同振武将军坤巴图鲁率兵驻防河南汝宁。“三藩”乱起,陕西提督王辅臣叛清,吴之
?—1681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马佳(即富察)氏。字麟洲。世居绥芬。顺治二年(1645)至九年(1652),任职于内三院。十二年(1655),擢刑部尚书。坐事削职。康熙帝即位后,授正黄旗满洲都统。
参见“黑倭泥”(2228页)。
即“去特若尸逐就单于”(474页)。
见“药杀水”(16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