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高罗衣

高罗衣

?—1817

清代云南宗哈(元阳县境)地区反封建领主首领。又名惹达。哈尼族。素以强悍著称,控制一方。19世纪初,发展为宗哈白氏领主(哈尼族)统治下的新兴地主。与朱申、高借沙(均哈尼族)及家庭塾师章喜、马哈扎(均外来汉族知识分子)等看到哀牢山东麓广大农奴受该土司苛派扰累,饥寒交迫,遂号召群众起来反对土司领主和清政府。嘉庆二十二年(1817)三月,自称“窝泥王”,封章喜为军师,朱申和马哈扎为副军师,高借沙为大都督,聚哈尼、彝族七八百人,举旗起义。率部从抛竹箐出发,向西挺进,连陷麻栗、新街、芭蕉岭等重要村镇,击败纳楼彝族土司普承恩,声震红河南岸。继东进,扫荡纳更、稿吾地区,攻克稿吾卡哈尼族土司司署,于逢春岭击杀土司龙定国,群众纷起响应,拥众1.6万余人。率主力沿红河北上,所向披靡。同年冬,直趋溪处、瓦渣土司境。溪处土司赵理战败投降,瓦渣土司钱瑾溃逃元江。义军进逼元江州城,直指临安府。清军机大臣兼云贵总督伯麟亲率重兵镇压,派副将李国栋率师援元江,命游击方振奎从中路渡礼社江截击。与章喜率部拚死抵抗,屡创官军。后因众寡悬殊失败,与高借沙、朱申及章喜等先后被捕牺牲,仅马哈扎一人脱险,余部退往南掌。

猜你喜欢

  • 蕃部起义

    西夏中期人民起义。夏仁宗大庆四年(1143)兴庆府地震,境内饥荒。定州(今宁夏平罗县境)竾浪、富儿等族与威州(今宁夏同心北)大斌族、静州(今宁夏灵武北)埋庆族分头起义,多者万人,少者五、六千人,进攻附

  • 皇朝藩部要略

    书名。简称《藩部要略》。清祁韵士撰。约成书于嘉庆(1796—1820)至道光(1821—1850)年间。全书18卷。分内蒙古要略、外蒙古喀尔喀部要略、厄鲁特要略、回部要略、皇朝藩部世系表诸门。书以年、

  • 哈尔费延卫

    见“哈儿分卫”(1638页),“哈里分卫”(1639页)。

  • 勒克德浑

    1618—1652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颖毅亲王萨哈璘次子。崇德八年(1643),坐兄阿达礼谋立睿亲王多尔衮罪,黜宗室为庶人。顺治元年(1644)十一月,复宗室,封多罗贝勒

  • 对偶婚

    由一男一女在或长或短时期内结成的不牢固的婚姻形式。亦称偶婚、个体婚。萌牙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盛行于新石器时代。属群婚向一夫一妻婚过渡的中间环节,自身无独特的亲属制度。对偶婚通常有早、中、晚三个发展阶段:

  • 捉雀

    见“雀喀扎法里”(2041页)。

  • 德古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诺伙家支的头人之一。详见“家支头人”(1947页)。

  • 买述丁

    元朝官员。回回人。祖籍中亚不花剌(今布哈拉)。曾祖马哈麻随蒙古军东迁,后居大都(今北京)。撒的迷失子。初充侍卫。武宗至大(1307—1311)年间,任尚服院长史,历迁利用监大使、京畿运粮提举,河间运判

  • 元代汉语白话

    又作元代汉语、元代白话。元代部分汉文文献中一种表达当时汉语白话的特殊体裁。元代敕旨文告等传世的汉文文献直译自蒙古文文献,而此类蒙古文文献又多有以蒙古语转译自汉文辞句者,故在语音、词汇、语法构成方面形成

  • 拉旺丹贝坚赞

    1631—1668明末清初藏传佛教高僧。西藏地方第穆呼图克图四世。藏族。为西藏工布地区黄教丹吉林寺住持,故又称丹吉林呼图克图。为出任西藏掌办商上事务四大呼图克图之一。出生于工布扎克吉玉买。由四世班禅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