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杨镐

杨镐

【生卒】:?—1629

【介绍】:

明河南商丘人。万历八年进士。历知南昌、蠡县,入为御史。累官右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万历二十五年,为救朝鲜,率师围攻日军于蔚山。明年日援军至,明军大败,丧兵二万。镐诡以捷闻。事露,几被诛,大臣营救得免。三十八年,起抚辽东,旋引去。四十六年,廷议以镐熟谙辽事,起兵部左侍郎兼佥都御史往经略辽东。明年率四路之师攻后金,大败,杜松马林刘綎三路覆没,惟李如柏一军撤还。下狱论死,崇祯二年伏法。


【生卒】:?——1629

商丘(今属河南)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累升右佥都御史,筹措朝鲜军务。倭将行长、清正等屯蔚山,镐进兵围攻不下,行长救兵至,镐大惧,狼狈先奔,丧兵二万。举朝嗟恨,帝怒,辅臣营救得免。后清兵破抚顺,起为兵部右侍郎,往经略。分四道定期出塞,逢大雪,兵不前,师期泄露,遂大败。言官交章论劾,逮下狱,伏诛。


【生卒】:?—1629

【介绍】:

明河南商丘人。万历八年进士。历知南昌、蠡县,入为御史。累官右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万历二十五年,为救朝鲜,率师围攻日军于蔚山。明年日援军至,明军大败,丧兵二万。镐诡以捷闻。事露,几被诛,大臣营救得免。三十八年,起抚辽东,旋引去。四十六年,廷议以镐熟谙辽事,起兵部左侍郎兼佥都御史往经略辽东。明年率四路之师攻后金,大败,杜松马林刘綎三路覆没,惟李如柏一军撤还。下狱论死,崇祯二年伏法。


【生卒】:?——1629

商丘(今属河南)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累升右佥都御史,筹措朝鲜军务。倭将行长、清正等屯蔚山,镐进兵围攻不下,行长救兵至,镐大惧,狼狈先奔,丧兵二万。举朝嗟恨,帝怒,辅臣营救得免。后清兵破抚顺,起为兵部右侍郎,往经略。分四道定期出塞,逢大雪,兵不前,师期泄露,遂大败。言官交章论劾,逮下狱,伏诛。


【生卒】:?—1629

【介绍】:

明河南商丘人。万历八年进士。历知南昌、蠡县,入为御史。累官右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万历二十五年,为救朝鲜,率师围攻日军于蔚山。明年日援军至,明军大败,丧兵二万。镐诡以捷闻。事露,几被诛,大臣营救得免。三十八年,起抚辽东,旋引去。四十六年,廷议以镐熟谙辽事,起兵部左侍郎兼佥都御史往经略辽东。明年率四路之师攻后金,大败,杜松马林刘綎三路覆没,惟李如柏一军撤还。下狱论死,崇祯二年伏法。


猜你喜欢

  • 刘之勃

    【生卒】:?——1644字安侯,凤翔(今属陕西)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授行人,升御史。上节财六议。十五年出按四川。张献忠破成都,被杀。【生卒】:?—1644【介绍】:明陕西凤翔人,字安侯。崇祯

  • 裴芬之

    字文馥,叔业子。仕魏历东秦州刺史、太中大夫,岐州刺史等职,明帝正光末,在岐州被民军俘擒,送至上邽被杀。(,参见《北史》)【介绍】:北魏河东闻喜人,字文馥。裴叔业子。仕南齐明帝为羽林监。入魏,以父勋授通

  • 子阳

    【介绍】:战国初名医扁鹊弟子。曾与扁鹊一起为虢国太子视疾。

  • 姚坦

    【生卒】:935——1009字明白,曹州济阴(今山东荷泽)人。开宝中,以《尚书》擢第,补将陵尉。太平兴国八年(983),诸王出閤,与左赞善大夫杜新并为皇子翊善。益王頵于邸中造假山所费达数百万,召宾僚乐

  • 兀鲁不花

    【生卒】:?——1288蒙古乃蛮台部人。和尚的伯父。至元七年(1270)随从昔烈木千户南征,又从阿刺海牙攻樊城。十一年,以攻新城、处州,屡立战功。为敦武校尉、后卫亲军百户。【生卒】:?—1288【介绍

  • 胡义赞

    【生卒】:1831—?【介绍】:清河南光山人,字叔襄,号石槎,一作石查,晚号烟视翁。同治十二年举人,官浙江海防同知。善画山水,精篆刻。长于金石考证之学,所藏泉币皆稀品。收藏金石书画亦颇富。

  • 完颜沃侧

    【生卒】:?——1161完颜麻吉子。十七岁从军征战,父战死,代领父职。随宗望伐宋,战于黄河两岸,袭宋康王于江、淮之间。为右翼都统,伐陕西,攻城破敌,皆有战功,迁华州防御使。历迭剌部节度使、同知燕京留守

  • 白居易

    【生卒】:772—846【介绍】:唐华州下邽人,祖籍太原,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白季庚子。德宗贞元十六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宪宗元和时,历迁翰林学士、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宰相武元衡遇

  • 来历

    【生卒】:?-133字伯珍,来歙曾孙。少袭父爵,初为侍中,安帝时官迁太仆。曾因力保太子,反对废立而罢官。顺帝时官至大鸿胪。【生卒】:?—133【介绍】:东汉南阳新野人,字伯珍。来歙孙。嗣征羌侯爵。母为

  • 邢昺

    【生卒】:932——1010字叔明,曹州济阴(今山东定陶)人。太平兴国初,授“九经”及第。太宗朝,累迁金部郎中。真宗朝,咸平元年(998),擢国子祭酒。次年,首任翰林侍讲学士。奉诏与杜镐、孙奭等校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