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禹偁

王禹偁

【生卒】:954——1001

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世务农。太平兴国进士。端拱初,召试,擢直史馆。朝廷访询边事,献《御戎十策》,受嘉奖。拜左司谏,知制诰,判大理寺。坐事贬商州团练副使。至道元年(995),入为翰林学士,坐讪谤,罢知滁州。真宗即位,上疏论五事:谨边防,通盟好;减冗兵,并冗吏;沙汰僧尼,四民无耗;严加选举,入官不滥;亲大臣、远小人。咸平初,预修《太祖实录》,直书其事,出知黄州,作《三黜赋》以见志。九岁能文,后有诗名,著有《小畜集》二十卷、《承明集》十卷、《集议》十卷及诗三卷等。


【生卒】:954—1001

【介绍】:

宋济州钜野人,字元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端拱初为右拾遗、直史馆,上《御戎十策》。迁知制诰,判大理寺。至道元年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凡诏命不当者多所论奏。真宗即位,上疏言加强边防、减冗兵冗吏、严格选举、沙汰僧尼、谨防小人得势等五事。预修《太祖实录》,以直书史事,降知黄州,后迁蕲州卒。在官以刚直敢言称。工诗文,提倡诗学杜甫白居易,文学韩愈、柳宗元。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生卒】:954—1001

【介绍】:

宋济州钜野人,字元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端拱初为右拾遗、直史馆,上《御戎十策》。迁知制诰,判大理寺。至道元年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凡诏命不当者多所论奏。真宗即位,上疏言加强边防、减冗兵冗吏、严格选举、沙汰僧尼、谨防小人得势等五事。预修《太祖实录》,以直书史事,降知黄州,后迁蕲州卒。在官以刚直敢言称。工诗文,提倡诗学杜甫白居易,文学韩愈、柳宗元。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生卒】:954—1001

【介绍】:

宋济州钜野人,字元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端拱初为右拾遗、直史馆,上《御戎十策》。迁知制诰,判大理寺。至道元年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凡诏命不当者多所论奏。真宗即位,上疏言加强边防、减冗兵冗吏、严格选举、沙汰僧尼、谨防小人得势等五事。预修《太祖实录》,以直书史事,降知黄州,后迁蕲州卒。在官以刚直敢言称。工诗文,提倡诗学杜甫白居易,文学韩愈、柳宗元。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猜你喜欢

  • 季心

    楚人。季布弟。秦汉之际著名游侠。以任侠名冠关中,方数千里内,士多争相为之效死奔命。曾杀人,逃匿于吴中袁盎家,官僚贵族豪强地主都待如兄长。后任中尉司马,中尉郅都不敢以部属相使。时称“季心以勇,季布以诺”

  • 王宣

    榆林(今属陕西)人。保定总兵。被清兵打败,与杜松同战死。

  • 陈兢

    陈宜都王叔明后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其父昉十三世同居,长幼七百口。建书楼于别墅,接待四方之士。开宝初,平定江南,知州张齐奏免其徭役。太平兴国七年(982),江南转运使张齐贤又奏免杂科。淳化元年(

  • 完颜匡

    【生卒】:1152—1209【介绍】:金宗室,本名撒速。充太子侍读。世宗大定二十五年策论进士。章宗时,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入守尚书左丞,主修《世宗实录》。泰和六年,为右副元帅,御宋北伐,出唐、邓,破枣阳

  • 董公

    【介绍】:西汉河南新成人。所谓新成三老。高祖二年,以“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说高祖,谓项羽放杀义帝为无道,宜遍告诸侯,讨伐项羽。高祖纳之。

  • 刘封

    本姓寇,后被刘备收为养子。从诸葛亮溯江西攻刘璋,以军功任副军中郎将。与宜都太守孟达不和,又违抗关羽增兵救援的命令,被备赐死。【介绍】:三国蜀人。本罗侯寇氏,为刘备养子。备攻刘璋,封溯流西上,所在战克。

  • 纽回

    【介绍】:北周河东安邑人,字孝政。性至孝。武帝时,父母丧,庐于墓侧,负土成坟。帝表其孝,授甘棠令。隋文帝开皇初卒。

  • 李贤

    【生卒】:654-684字明允,高宗子。永徽六年封潞王,后徙沛王、雍王,上元二年立为皇太子,寻令监国。曾招集当时学者张大安等注范哗《后汉书》。调露二年废为庶人,后迁巴州,为则天所逼,被迫自杀。睿宗即位

  • 王用宾妻尹氏

    和州(今安徽和县)人,“流贼”陷城,自刎死。

  • 吴泳

    字叔永,潼川(今四川三台)人。嘉定进士。授秘书丞兼权司封郎官,升著作郎,兼权直舍人院,轮对,建请经世务,强国政,恤庶民,犒戌卒,消弭灾害、攘除奸凶,殄灭寇贼,推行长治久安之策。建议先内修政事,后合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