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鸿有《嵩山十志十首·草堂》诗及序。《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传》:“卢鸿,字颢然,其先范阳人,徙洛阳。博学,善书籍,庐嵩山。”据此知卢鸿草堂在嵩山(今河南登封市北)。
【介绍】:杜牧《题齐安城楼》末二句。用李白《淮阴书怀寄王宋城》“沙墩至梁苑,二十五长亭”诗意,表达自己思乡的感情。作者此时任黄州刺史。据杜佑《通典》卷一八三所载:“(齐安郡)去离西京二千二百五十五里。
《诗·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郑玄笺:“匍匐,言尽力也。”后因以表示全力以赴助人丧事。杜甫《奉赠萧二十使君》:“联翩匍匐礼,意气死生亲。”
敦煌遗书保存下来的话本小说,为数虽不多,却说明一个重要问题:话本并非始于宋代。远在汉魏时期已有说笑话,插科打诨,供贵族取笑的“侏儒”。《三国志》注引《吴质别传》云:“质召优,使说肥瘦。”至隋代侯白《启
山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在灵岩山和支硎山之间。以怪石、清泉、红枫称“天平三绝”。山中有一线天、白云泉等胜迹。白居易《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东汉隐士,字子陵。年少与光武帝同游学,后光武帝即位,累召不赴,隐居富春山,垂钓而自适。事见《后汉书·严光传》。后用以代称隐士。温庭筠《西江上送渔父》:“却逐严光向若耶,钓轮菱棹寄年华。”
【介绍】:李白作。一本题无“襄阳少府”四字。皓,一作“晤”。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赵郡李氏东祖房有李皓,许州司马,似即其人。此是太白在开元二十二年(734)游襄阳时,当对李皓有所求,因作是诗。此诗
【介绍】:刘禹锡作。天坛在洛阳附近。这首诗当是作者在洛阳闲居时作。禹锡早年侍亲,中年任主客郎中分司,晚年为太子宾客分司,都曾居于洛阳。诗颇表达人生无常,世事浮沉之感,故以晚年闲居所作为宜。时当大和中。
【介绍】:郑锡《送客之江西》诗颔联。九派,指江西境内一段长江及其支流。以长江春潮澎湃的壮阔景象来衬托友人孤帆暮雨的漂泊之苦。乔亿曰:“上句景阔,下句又极微,合读乃见佳妙。”(《大历诗略》卷六)
年表。清汪立名撰。一卷。谱首叙谱主世系。谱以列表形式表示,故实为年表。共分四栏:一、纪年;二、时事,叙当时重大时事;三、出处,简叙谱主生平历官行事;四、诗,于极少数诗文加以系年。此谱甚为简略,无交游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