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字中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或据其诗谓故里在湖南。父为左军军将,因得出入大宦官田令孜之门,为交结宦官的“芳林十哲”之一。黄巢攻陷长安后,随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
谓感情上受不了。吕温《上官昭容青楼歌》:“昭容题处犹分明,令人惆怅难为情。”
指晋代阮咸。阮咸,字仲容,为人任达不拘,与其叔父阮籍同为“竹林七贤”。事见《晋书·阮咸传》。后因以“仲容”为称美侄子之典。杜甫《示侄佐》:“嗣宗诸子侄,早觉仲容贤。”亦为世外高士的代称。杨嗣复《题李处
东汉密县令卓茂宽厚仁慈,有善政,离任时当地百姓涕泣,不愿其离去。事见《后汉书·卓茂传》。汪遵《密县》:“至今闾里逢灾沴,犹祝当时卓长官。”
相传南朝宋谢灵运梦见族弟谢惠连因而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佳句,而自谓“此语有神功”。见《南史·谢惠连传》。后用以指赋诗。杜甫《游修觉寺》:“诗应有神助,吾得及春游。”
丢失佩物。语本《楚辞·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后代指离别。李群玉《将之京国赠薛员外》:“澧浦一遗佩,郢南再悲秋。”
犹别后。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之四:“老去一身须爱惜,别来四体得如何。”
【介绍】:李颀作。安万善,凉州胡人。觱篥,簧管古乐器。这首诗写觱篥,重在赏音,“世人解听不解赏”为全诗关键。安万善是凉州胡人,作者是他乡游子,时当除夕万家团圆之夜,真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代宫殿名。唐高宗时建,故址在洛阳皇城西南隅。唐玄宗曾以为行宫,杨贵妃专宠后,后官之人无复进幸,有美色者辄置别宫,上阳宫是其一处。杜牧《洛阳秋夕》:“清禁漏闲烟树寂,月轮移在上阳宫。”
【介绍】:唐代诗人。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生卒年不详。排行七。家贫,隐于近洛山中,自耕自刈,卖药贩履,聊以度生。肃宗上元元年(760),曾随华阴县令王宥、处士张彪等同诣华岳祠,刻石题名。代宗宝应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