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724~799【介绍】:字遐闻,梓州盐亭(今属四川)人。郡望冯翊(今陕西大荔)。安史乱后,屡以家财助军,得授州长史、王府咨议参军。后历任太常少卿、州刺史等,以为政清严而晋爵郧国公,除山南西道
【介绍】:生卒年、籍贯不详。弱年悟道,后出家为道士,至衡山频访灵迹,求古来旧记。因其文献多散失,遂遍访古碑及《衡山图经》、《湘中记》等,复询问师资长者,于天复二年(902)成《南岳小录》一卷,记录五峰
见“沃洲”。
又名匡山、匡庐。在江西省九江市南部,北濒长江,东临鄱阳湖。相传殷、周间有匡姓兄弟结庐隐居此地而得名。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称。最高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为地垒式断块山,险绝胜景极多。峰峦雄峻,
《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韦昭注:“三君云:‘鸑鷟,凤之别名也。’”后因用为称颂国家兴盛的瑞兆。许敬宗《奉和过旧宅应制》:“岐凤鸣层阁,丰雀贺雕梁。”
南朝梁钟嵘《诗品·晋黄门郎潘岳》:“谢混云:‘潘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宝。’……余常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后世因以“潘江”形容文才赡富。骆宾王《和李明府》:“藻掞潘江澈,尘虚
指异族语言。刘禹锡《武陵书怀》:“邻里皆迁客,儿童习左言。”
【介绍】:杜甫在成都作。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靠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此诗写草堂初成,环境清幽安静,结束了多年的流离生活,流露出多年少有的愉悦心情。其中“暂止飞乌将数子,频
①随便地,不经意地。杜甫《建都十二韵》:“穷冬客江剑,随事有田园。”②处处,随处。司空图《偶题三首》之二:“小池随事有风荷,烧酹倾壶一曲歌。”
笔记。又名《杂说》、《卢氏杂记》。唐卢言撰。是书一卷,杂记朝廷掌故、士大夫琐事及科举轶闻等。因作者仕宦多年,阅历颇广,故所记多可信据,如言宪宗纳李绛之谏,以牛拽倒碑屋;宣宗酷好进士及第,常于内自题乡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