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陆扆

陆扆

【生卒】:847—905

【介绍】:

行十九,字祥文,原名允迪。祖籍吴郡(今江苏苏州),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光启二年(886)进士。历校书郎、左拾遗、中书舍人等。乾宁时拜相。光化时封吴郡开国公。天复三年(903)授吏部尚书。天祐二年(905)为柳璨杀害。新、旧《唐书》有传。陆扆文思敏捷,与陆希声、陆威号为“三陆”。《全唐诗》存诗1首又1句。

【生卒】:847—905

【介绍】:

唐代散文家。字祥文。本名允迪。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祖籍苏州嘉兴(今属浙江)。排行十九。陆贽族孙。中和三年(883)为绛州刺史唐彦谦幕判官。光启二年(886)进士及第,授盐铁巡官。三年(887)授校书郎。龙纪元年(889)授蓝田尉,直弘文馆。迁左拾遗,改监察御史。大顺二年(891)召充翰林学士,改屯田员外郎。历祠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乾宁元年(894)转户部侍郎。改兵部侍郎。三年(896)加承旨,改左丞,拜户部侍郎、同平章事,贬硖州刺史。光化二年(899)由兵部尚书复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三年(900)转门下侍郎。天复三年(903)贬沂王傅,分司东都。天祐二年(905)责授濮州司户参军,被杀。好学,善书法。工文辞,才思敏捷,文理俱惬,同僚服其能。奉诏和赋,最先成。昭宗比之为陆贽、吴通玄兄弟。与陆希声、陆威号称“三陆”。《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陆扆集》七卷,《宋史·艺文志七》作《禁林集》七卷,已佚。《全唐文》存制诰十篇,《全唐诗》存诗一首、断句一句。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介绍】:虞世南《蝉》诗句。藉,凭借。两句借物言志,谓像蝉占据高枝鸣声自然远扬,并非借助秋风一样,自己之名声远播,亦非凭借他人之力,而是自己的德行高、地位尊的缘故。表现出一副踌躇满志、自命不凡的形象。

  • 锐头

    晋孔衍《春秋后语·赵语》:“平原君对赵王曰:‘渑池之会,臣察武安君之为人也,小头而锐,瞳子白黑分明,视瞻不转。小头而锐,断敢行也;瞳子白黑分明者,视事明也。’”后因以“锐头”形容人强悍或性格刚毅。杜甫

  • 李新乡

    【介绍】:见李颀。

  • 晚鸡

    【介绍】:崔护作。一作秦系诗,又作来鹄诗。诗写有鸡晚啼,而妇人怨之,恐其惊破半夜时好梦。至于妇人梦中所思,唯首句“黯黯岩城罢鼓鼙”暗示之。此诗写思妇怀远,而不直接道出,可谓含蓄蕴藉,深得诗人之旨。

  • 觉生辑唐诗品钞本

    清鲍桂星撰。见《唐诗品》。

  • 送郑侍御谪闽中

    【介绍】:高适作。约为天宝十一载(753)秋写于长安。这首送友人被谪贬去闽中的诗,描写了作者幼年所见闽中的自然环境,劝勉友人乐观登程,并提醒其小心提防旅途的风波和世道的艰险,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爱护

  • 韦编

    用皮绳把书写的竹简编缀起来。《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后以“韦编”称《易》。或用以比喻勤奋读书治学。李世民《帝京篇》之二:“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许浑《元处士

  • 彭殷贤

    【介绍】:唐代文学家。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开元七年(719),登文词雅丽科。《全唐文》存文二篇。事迹见《登科记考》卷六。

  • 驿驿

    连续不断貌。孟郊《读经》:“驿驿不开手,铿铿闻异铃。”

  • 五噫

    即《五噫歌》。相传东汉梁鸿隐居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后东出函谷关,过京都洛阳,作《五噫之歌》,其辞曰:“陟彼此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表达了对人民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