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战国时商鞅在秦国进行的政治改革。商鞅将魏国李悝的《法经》带到秦国,改法为律,作为其变法的理论依据。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一说秦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商鞅第一次变法。主要内容:令民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在什伍内实行连坐法;规定一户有两个丁男者必须分居,否则加倍征收赋税;奖励军功,禁止私斗。立军功者,各按功劳大小受赏爵;为私斗者,各按犯罪轻重受刑罚;重本抑末。努力从事本业(耕织)、生产粟帛多者,可以免除徭役;从事末利(商贾与手工业)及懈怠而贫者,连同妻子没入官府为奴婢;废除贵族特权,宗室若无军功,不得列入宗室的属籍。按军功重新规定尊卑爵秩等级,各依等级占有田宅臣妾。秦国实行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成为战国七雄中第一等强国。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 自栎阳(今陕西临潼北)徙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商鞅又实行第二次变法。主要内容: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归并诸小乡邑聚(村落),聚集为大县,每县设县令一人,掌管全县政事,全国凡四十一县(《史记·秦本记》作四十一县, 《商君列传》作三十一县);开辟阡陌封疆,即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按各人所占土地面积规定赋税;颁布法定的度量衡器,统一度量衡制。商鞅先后两次变法,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

猜你喜欢

  • 勇营制度

    清代兵制之一,即将帅自招的募兵制度。乾隆以后,清朝“经制兵”八旗、绿营暮气日深,国家有事即招募乡勇,组成勇营,其兵士称“勇”。咸丰以前,勇营均属临时招募性质,以补用兵时绿营兵力之不足。兵事一过,即行遣

  • 颍昌战役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宋金和议成立后,次年五月金即背盟,命完颜宗弼(兀术)率军四路攻宋,岳飞率师挺进河南。闰六月,岳部攻占颍昌府(今河南许昌东)等地。七月,郾城(河南今县)战后

  • 八字军

    南宋初年活动于太行山一带的抗金义军。金灭北宋后,继续发兵南进。北方各地爱国军民纷纷组织义军,在敌后坚持抗金。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秋,宋将王彦与岳飞等十余人率七百士兵渡河退守太行山区之共城(今河南

  • 宋夏榷场互市

    宋夏官方主持的互市场所与交易行为。宋真宗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李继迁在灵、夏二州蕃族屯聚的赤沙川(今宁夏盐池西北)、橐驼口(今陕西神木西北),分别置“会”(定期市场)与宋朝边疆“熟户”贸易。景德

  • 共进会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部分同盟会员成立于日本的革命团体。首先由同盟会员焦达峰、张伯祥、邓文辉等人发起,于1907年8月(光绪三十三年七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会址初设于东京青山麻布区华群学会,后迁大

  • 西周

    ①朝代名。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传十一代十二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杀害为止。参见“周朝”。②古国名。战国初年,周考王(前440年——前426年在位)分封其弟揭于河南(今河南洛

  • 涪陵之祸

    宋太宗与皇弟廷美(本名光美)争夺皇位的斗争。太宗继位后,先后封皇弟廷美为齐王、秦王,加中书令、开封尹,貌似尊宠而实甚猜忌。及太祖子德昭自杀,德芳暴卒,廷美始不自安。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太宗亲

  • 唐征薛延陀

    薛延陀为铁勒之一部,由薛、延陀两部分组成。在反抗东突厥的压迫中,其首领被诸族共推为可汗。唐太宗为拉拢薛延陀,册封其首领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东突厥灭亡后,薛延陀成为漠北诸族盟主,为一强大势力。夷男死,其

  • 年、隆之案

    清世宗胤禛(雍正)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帮助自己夺位的助手进行屠杀,制造了有名的“年、隆之案”。“年”指年羹尧,康熙时即为胤禛门下心腹,曾长期参与胤禛夺取皇位继承权的密谋。曾任川陕总督,是胤祯夺得皇位

  • 广通渠

    古运河名。隋代为解决关中漕运而开凿的运河。隋统一全国后,经济发展,人口岁增,而京都地区却地少人众,仓廪空虚。开皇三年(公元583),朝廷决定漕运关东及汾州(今山西汾阳)、晋州(今山西临汾)之粟, 以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