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皖浙起义

皖浙起义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光复会成员徐锡麟、陶成章为了组织训练会党人士,于浙江绍兴创立了大通学堂。学生入学后即为光复会员,毕业后仍受学校光复会领导人节制。次年,徐纳捐道员,分派安徽,先后任武备学堂副总办、巡警处会办及巡警学堂监督。他利用合法地位,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培养革命骨干。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秋瑾由日本返国任大通学堂监督。秋瑾在校内设立体育会,召集训练各处会党骨干学习兵操。徐、秋编订光复军制,拟订了武装起义计划:金华发难,处州策应,诱杭州之敌救援金、处,乘机袭取杭州。徐在安庆同时举事,分兵进攻南京, 占领苏、皖、浙各省要地。先约定7月6日(五月二十六日)、后改为7月19日(六月十日)起事。不料6月(五月)绍兴会党暴露形迹,遭清政府搜捕。秋瑾将消息通知徐锡麟,徐决定在巡警学堂毕业典礼时,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等,乘机起义。7月6日(五月二十六日)徐乘恩铭到巡警学堂检阅将其击毙,随即率学生数十人占领军械所,旋遭清军围攻被捕就义。清政府查获徐、秋联系函件,徐之弟徐伟又供出秋、徐关系。绍兴劣绅胡道南探悉秋瑾密谋起义消息密报知府贵福。7月14日(六月五日)大通学校遭到搜捕,秋瑾于次日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光复会组织的皖浙起义遂告失败。

猜你喜欢

  • 辛酉政变

    又称 “祺祥政变”。1860年(咸丰十年)咸丰皇帝在英法联军进逼北京时逃往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翌年8月(七月)病殁,遗诏立其六岁幼子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并以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户部尚

  • 不缠足会

    清末维新派组织的移风易俗的团体。1883年(光绪九年)康有为在家乡广东南海,联合开明乡绅区谔良首创《不裹足会草例》,倡议妇女不缠足。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与其弟康广仁在广州再次提倡妇女不缠足

  • 共进会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部分同盟会员成立于日本的革命团体。首先由同盟会员焦达峰、张伯祥、邓文辉等人发起,于1907年8月(光绪三十三年七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会址初设于东京青山麻布区华群学会,后迁大

  • 后秦

    十六国之一。羌族贵族姚苌建立。淝水战后,姚苌叛离苻坚,白雀元年(公元384年), 于渭北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建初元年(公元386年)四月,姚苌称帝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国号大秦。史称后秦。姚

  • 十二监军司

    西夏地方军事机构。西夏全域分为左右两厢,共划分为十二个地方军区,称为十二监军司。每一监军司均仿宋制立有军名,规定驻地,沿用族落形式加以编制。监军司各设都统军、副统军和监军使各一员,例由贵戚豪右、族落首

  • 平定刘辟

    刘辟为贞元进士,官至御史中丞,度支副使。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八月, 西川节度使韦皋死,度支副使刘辟率成都将校上表请节度使之职,朝廷不许。授之给事中,刘辟不赴任。时宪宗初即帝位,以宁事息人为务,十二

  • 武帝治河

    汉武帝时对黄河决口的治理。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决口于瓠子 (今河南濮阳附近),流向东南的钜野泽,灌入淮河、泗水,泛滥成灾,危及十六郡。汉武帝使汲黯、郑当时主持堵塞决口,劳而无功。丞相田

  • 尚书省

    官署名。朝廷执行政务的总机构。尚书之名,自秦有之。当时,少府遣四史在殿中,主发书事宜,故称尚书。尚书省的雏形产生于东汉。光武年间,在少府下设尚书台,其下设六曹,分掌各种政事。尚书台总领纲纪,无所不统。

  • 刘裕北伐

    东晋收复北方失地的军事行动。东晋末期,刘裕执掌朝政,为缓和矛盾,抬高个人声望,刘裕遂于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四月,率军北伐南燕。六月,攻占燕都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大城,燕主慕容超兵败, 退守小城,

  • 海防之议

    1874—1875年(同治十三年至光绪元年)清政府内关于海防问题大争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西方殖民者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边疆遍告危机。1874年(同治十三年)美日联合侵略台湾,清政府以承认日本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