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七曜历日

七曜历日

一卷。无名氏撰。此卷首尾完整。按七曜之名:蜜、莫空、云汉、嘀日、温没斯、那溢、鸡缓日。又分十二时,每日每时之下,缀以人生行事之吉凶祸福。俾人知所避忌。盖周而复始焉。此在我国历法中不但为创见,亦现存古历日之最古者。有唐初叶,历家争言历书差误,改历之说大盛。麟德元年李淳风作《甲子元历》、开元六年瞿昙悉达译印度《九执历》、开元十五年僧一行作《大衍历》。而《册府元龟》卷九百七十一载开元七年,吐火罗国支汗那王帝赊上表献“解天文人大慕阇”一事。于改历事件不无关系(“慕阇”为摩尼教僧正,此书七曜译名用摩尼语)。则是书之作应在摩尼传入中国以后。虽不敢言必定与大慕闍有关,然应在德、宪二宗摩尼教盛行之世可断言。又摩尼语七曜日,译名于唐人著述,多可徵。僧一行撰《梵天大罗九曜》及《七曜星辰别行法》,金俱吒译《七曜禳灾诀》、释不空译《凶吉时日善恶宿曜经》四书所举七曜之名。弟子相景风《宿曜经注》称七曜所用各名用于事有宜者,有不宜者。尼乾子末摩尼以蜜日持斋,亦事此日为大日。则此书与摩尼教有关。又一证。总阅全书所载忌讳多与后世相同。然与战阵之间,应乘之马,应著之衣,尚赤尚白郅为详尽。一睹而知为作于兵争之世。尤可异者,奴婢与六畜并称,宜买宜卖。七日之间及之者二十有二次。益足徵当时社会之不安。与土族之豪霸,则是书虽属历日又不啻一幅唐代社会行乐图。至七曜译名,各书所载不尽相同:蜜或作密;莫空或仅作莫;嘀日或仅作嘀,或仅作咥;温没斯或作体莫司、或作体勿斯;那溢或作那颉,或作那歇,或作般颉;鸡缓或作祯浣。是书传世者有《敦煌卷子》本。

猜你喜欢

  • 周易无忘录

    三卷。清蒋珣撰。珣字少泉,浙江余姚人,嘉庆举人,官至瑞安教谕。著有《易义》、《书义》、《诗义》、《春秋》等经无忘录。《周易无忘录》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论卦爻及彖象传之微旨,中卷发系辞、说卦、序卦、杂卦诸

  • 同姓名录

    ① 十二卷。录补一卷。明余寅(1519-1595)撰。余寅字君房,晚年改字僧杲。鄞县(今浙江奉化县)人。明万历八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著有《农丈人文集》二十卷,《乙未私志》、《吴越游稿》。周应宾录补

  • 阳谷县志

    ①八卷,首一卷。清王天壁纂修。王天壁字文,安徽桐城人,举人出身,康熙十二年(1673)任阳谷知县。考阳谷旧志,创修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知县刘素,书成于数月之间,难免陋略。再修于万历三十四年(16

  • 嘉定屠城纪略

    一卷。明朱子素(详见《东塘日札》)撰。《嘉定屠城纪略》《纪载汇编》本改名为《东塘日札》,《痛史》本转作《嘉定县乙酉纪事》,为同书异名。所记时日,略有参差,或为传抄之误。而《东塘日札》载侯峒曾溺水不死,

  • 御题浙江藏书诗

    一卷。清彭元瑞(生卒年不详)编。彭元瑞,生平籍贯不详。该诗帖共包括九种藏书诗。由于乾隆甲午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浙江进呈九种宋板书,抄存《四库全书》后,仍送还原藏家,清高宗乾隆便在每部之上各有题诗。其

  • 书集传音释

    六卷。元邹季友撰。邹季友字晋昭,江西鄱阳人,生卒年不详。本书对于南宋蔡沈的《书集传》有匡正疏证之功,明正统年间曾刊行。卷首附有书图、说书纲领、书序,内容较为完备。明代洪武年间,刘三吾等修《书传会选》主

  • 槎翁集

    十八卷。明刘崧(1321-1381)撰。刘崧,初名楚、字子高,泰和(今属江西)人。八岁能诗,洪武三年(1370)举经明行修,改今名,官至吏部尚书。著有《槎翁诗集》(已著录)。此编为刘崧文集,共十八卷。

  • 蓉渡词

    三卷。清董以宁(1629-1670)撰。董以宁字文友,号宛斋,江苏武进人。明末诸生。能诗文,尤工于词少与陈维崧、邹祗谟、黄永齐名,有“毗陵四子”之称。但其他三人皆走科举仕进之路,独以宁以诸生终老。他后

  • 华阳漫稿

    十四卷。明章焕(生卒年均不详)撰。章焕,字懋宪,嘉靖进士。官至总督南京仓储副都御史,当时以赴任迟延,言者劾其怠慢君命,而降职并调到广东做官。抚治郧阳及襄阳。政事文章均为当时推重。著有《华阳漫稿》。是集

  • 汉学拾遗

    一卷。清刘台拱(1751-1805)撰,刘台拱字端临,江苏宝应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官至丹徒县学训导,嘉庆十年(1805)卒,年五十五岁。《汉学拾遗》是考证《汉书》的,书名似不够恰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