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传经表补正

传经表补正

十三卷,附经传建立博士表 一卷。清汪大钧(生卒年不详)撰。大钧字仲虞,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生平不详。本书为补正洪亮吉《传经表》而作。因为朱彝尊所撰《经义考》载有师承一门,实际上就是洪亮吉所本,但详核过之,现在小变其例,让经独自成表,以便省览,而以通经诸儒,散附于各经之下,间或有所补正,都加按语,又增加“家数无考”、“授受无考”两格,尤为详备。书中所补正的,如《易表》孔子之后即列子夏,并加注:“子夏《易传》,虽出伪托,然必有所本。应劭言子弓夏门人,亦可为传《易》之证”。《书表》欧阳生子,注道:“《汉书·儒林传》‘倪宽授欧阳生子,世世相传,至曾孙高为博士’,《释文叙录》云:‘宽以授欧阳生之子,欧阳氏世传业。’洪表误以世为欧阳生子名。”见解都很明允。《诗表》把张恭祖列入《韩诗》,也匡正洪表的错误。只是《齐诗》有任末而没有景鸾,应该是偶然脱漏。《春秋表》胡母生、董仲舒,大钧注道,《公羊疏》引证《六艺论》说,治《公羊》的,胡母生、董仲舒,仲舒弟子嬴公、戴宏。但史汉《儒林传》等典籍,并未记载嬴公等人为胡母生弟子,而洪表以嬴公、褚大、段仲、吕步舒,列为胡母生所授,而在褚大之下又说,此下三人归董仲舒下等等说法,似乎欠妥。有光绪十九年愈妄阙斋自刻本。

猜你喜欢

  • 管子补注

    二十四卷。明刘绩(生卒年不详)。刘绩,字用熙,江夏(今湖北武汉市武昌)人,著有《三礼图》。由于《管子》一书多用古字,且有错字、别字,原注也有许多漏洞,因此刘绩作了适当的改正、补注。虽然刘绩所做的工作成

  • 图画见闻志

    六卷。宋郭若虚(生卒年不详)撰。郭若虚,太原(今属山西)人。出身贵戚,熙宁三年,即1071年,官供备库使;熙宁七年又官西京左藏库副使,后曾任辽国贺正旦副使。是书载于马端临之《文献通考》,作《名画见闻志

  • 朱子圣学考略

    十卷。清代朱泽沄撰。朱泽沄字湘陶,号止泉,宝应(今江苏中部)人。著有《王学辨》、《止泉文集》。此书针对宋代以来朱(熹)陆(九渊)二派相互争胜的状况,详细地叙述朱熹求学的始末,以此反驳陆(九渊)王(守仁

  • 孝经定本

    一卷。元吴澄撰。吴澄事迹详见《易纂言》条。该书以《今文孝经》为本,仍从朱熹《孝经刊误》的体例,分列经传。其经则合今文六章为一章,其传则依今文为十二章,而改易其次序。后附录朱熹所删语句一百七十二字与古文

  • 桂之华轩诗集

    四卷。《补遗》一卷。清朱铭盘(1852-1893)撰。朱铭盘字日新,号曼君。江苏泰兴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入吴长庆金州军幕,以积劳成疾,卒于军中。朱铭盘,年少家贫嗜古,诗才绝世。尝从方浚颐受业

  • 国朝乐章

    不分卷。朝鲜英祖时,洪启禧、徐命膺等奉命编纂。卷首有英祖乙酉“御制”跋文。不分卷数,凡十一章,名目为宗庙乐章、文昭殿乐章、列朝乐章、列朝上尊号乐章、列朝追上尊号乐章、进丰呈乐章、朝会礼宴仪通用乐章、亲

  • 元包经传

    见《元包》。

  • 梁上眼

    二卷。清唐英(1683-1754?)撰。唐英,字隽公,一字叔子,号蜗寄居士,又号陶人,人称古柏先生,奉天(今辽宁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他十六岁即供奉内廷,后历任内务府员外郎等职。雍正六年(1728)

  • 光绪临朐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姚延福修,邓嘉缉、蒋师辙纂。姚延福字介生,江苏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监生出身,光绪七年(1881)任临朐县知县。下车伊始,即留意一方故事,研求其利弊而予以变革。邑志创修于明嘉靖三十一

  • 别本袁海叟诗集

    四卷。明袁凯撰。袁凯,字景文,自号海叟,华亭(上海松江)人,生卒年不详。洪武三年(1370),以布衣召任御史,后托疾辞官,洪武二十九年,起任华亭县学训导。著有《海叟集》。是集为明正统元年(1506)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