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经百字
见《兵经》。
见《兵经》。
二卷。《续刻》一卷。清杨蕴辉(生卒年不详)撰。杨蕴辉,字静贞,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在王缙序中题系出名门,为梁溪杨罗裳先生女孙,幼承家学工诗善画。是书有谢章铤、许振祎、廖廷相、潘衍桐、王缙、张百熙之序
一卷。唐袁郊撰。生卒年不详。袁郊字之乾,蔡州朗山(今河南确山北)人,一说陈郡汝南(今属河南)人。约唐宣宗大中前后在世。咸通时为祠部郎中,昭宗朝为翰林学士,累至虢州刺史。《新唐书·艺文志》载:“郊尝与温
五卷。清陈伟(?-1889)撰。陈伟,字耐安,别名愚虑,诸暨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为俞樾之弟子。这本书是研究经义时所作的笔记,录自于甲申年(1884)至乙丑年(1889),共六年,每文之下注月日。首
二十卷。清汤右曾(1656-1722)撰。汤右曾,字西崖。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诗人、书画家。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官至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汤右曾诗才出众,与朱彝尊并为浙派首领。
①二十六卷。南宋夏僎(生卒年不详)撰。僎字元肃,号柯山,两浙路龙游(今属浙江省)人。南宋著名经学家。据时澜此书序文,僎曾中进士,其他事迹不详。该书博采前人旧说,于林之奇《尚书全解》所取尤多,夏氏为阐明
一卷。清姜炳璋(生卒年不详)撰。炳璋字石贞,号白岩,象山(今浙江象山县)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石泉县知县。博通经史,著有《诗序补义》二十四卷,《读左补义》五十卷,《诗经提纲》一卷,《周礼提
十二卷。清程哲(生卒年不详)撰。程哲字圣跋,歙(今安徽歙县)人。《蓉槎蠡说》是一部杂说之作,此书都是记载杂掇琐闻,其详细内容无从考证,大多都是才士的聪明之语,书前有王士祯作序,称其为博辨之才,具有论断
一百七十卷。明吴琯(生卒年不详)编。吴琯,漳浦(今属福建)人。隆庆辛未进士,曾校刊冯惟讷《古诗纪》。是书亦循其体例。其初唐、盛唐诗已先刊行,故此书仅只一百七十卷,实非完书。卷首有李维桢序及方沅序。其书
十三卷。清嵇宗孟(约1662前后在世)撰。稽宗孟,字叔子,江南安东人,另说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生卒年不详。顺治举人,官至杭州知府,乞归,又被荐举博学鸿词,以疾辞不赴。稽宗孟天资颖异,善属文,诗颇纤巧
八卷。清钱大昕撰。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嘉时期著名学者。乾隆进士,官至少詹事。乾隆四十年(1775)以后,主讲钟山、娄东、紫阳等书院。治学颇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