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

一千卷。初名《太平编类》,又称《太平总类》、《太平类编》。北宋李昉(925-996)、扈蒙等十四人,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奉宋太宗之命编撰。历经八年编成此书。据宋敏求《春明退朝录》所载:书成之后,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周读,故赐《太平御览》之名。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今属河北省)人。五代后汉乾祐年间考中进士。后归北宋。后汉时任秘书郎、右拾遗。后周时为记室、知制诰、翰林学士等。入北宋拜中书舍人、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李昉为人和厚多恕,好接宾客,与人和颜语温,为官小心循谨。为文慕白居易,浅近易晓。据《宋史》本传载:著有《文集》五十卷,已佚。又奉敕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书。《太平御览》全书约四百七十万字,分为天、时序、地、皇王、偏霸、皇宗、州郡、居处、封建、职官、兵、人事、逸民、宗亲、礼义、乐、文、学、治道、刑法、释、道、仪式、服章、服用、方术、疾病、工艺、器物、杂物、舟、车、奉使、四夷、珍宝、布帛、资产、百谷、饮食、火、休征、咎征、神鬼、妖异、兽、羽族、鳞介、虫豸、木、竹、果、菜、香、药、百卉五十五部。部下又分五千三百六十三类,类内尚有附目六十三。每类征引的有关资料,主要辑录自北齐《修文殿御览》,唐《艺文类聚》、《文思博要》。三书现仅存《艺文类聚》,另两部皆佚。但此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的古籍非常多。书前附宋人增编的《图书纲目》,称引经史图书一千六百九十种,杂书、词赋等尚且不计算在内。据近人马念祖考订、其引书为二千五百七十九种,但其中十之七八都已亡佚。所以此书尤显得特别的珍贵,为我们保存了许多颇有价值的资料。世所传宋以前的书,可考见古籍佚文的仅存六七种,如裴松之的《三国志注》,郦道元的《水经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欧阳询的《艺文类聚》,徐坚的《初学记》,还有李昉的《太平御览》。明清的学者,多用于校勘、查找史实和诗文典故。书中所引资料,先列书名,后录原文。原文按时代先后排列,不加己见,条目清楚。一些古籍正文与注相连,不便分别。此书正文为大字,注文为双行小字,分别清楚。该书缺点是,所用资料,不少转抄自其他类书,未能核对原著,所以姓名颠舛,世代鲁鱼的情况也给读者带来麻烦。此书版本较多。有宋刊本,皕宋楼藏有此残本,后归日本静嘉堂文库。宋庆元五年(1199)四川刊本。明万历元年(1573)活字版印本。明万历年间倪炳校刊本,或称黄正色本。清嘉庆十一年(1806)吴门汪昌序活字版印本。日本安政二年(1855)江都喜多村氏学堂活字版印本。清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积山书局石印本。《四库全书》本。193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宋刊本,收入《四部丛刊三编》。1960年中华书局影印《四部丛刊三编》本。查阅此书,可利用钱亚新编《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铜鼓书堂词话

    一卷。清查礼(1716-1783)撰。查礼,原名为礼、学礼,字恂叔,号俭堂,一号铁桥。宛平(今北京)人。乾隆元年(1736)登博学鸿词科,二十三年(1758)任户部主事。曾随军征金川,专司督运。后擢四

  •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

    六卷。补录 一卷。清黄丕烈撰。黄丕烈(1762-1825),字绍武,号荛圃,晚号复翁。他曾购置宋本百余种,故将藏书楼命名为“百宋一廛”,自号“佞宋主人”,又号求古居士,“士礼居”为其室号,江苏长洲(今

  • 元史艺文志

    四卷。清钱大昕(生平详见《元史氏族表》)撰。《元史》成书仓促,未修艺术志。大昕有志续补,广罗当时文士撰述,录其书目,以补《元史》之阙。以四部分类,凡经类有十二: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孟

  • 绛县志

    ①五卷。清赵士弘修,陈所性纂。赵士弘字毅可,河北永年县人,出身进士,顺治十五年(1658)任绛县知县。按旧志创于明嘉靖三十八邑人吉大来,万历三十三年知县黄维翰曾增修,二本久已失传。此书纂修时,仅得其残

  • 儒行述

    一卷。清彭绍升(1740-1796)撰。绍升字允初,号尺木,长洲(今属江苏吴县)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例选知县。喜陆王之学,治古文,熟于本朝掌故。该书即记当时诸儒之行事。首沈国模、管宗圣

  • 律吕通今图说

    不分卷。清缪阗撰。阗字又谦,号可斋,安徽芜湖人。缪氏自序云:律体声用,乐循体以达用且协乎时序,故“按之琴筝而旋宫之理备,谱之箫笛而支度之数符,属之于月令而音调之循环亦莫不谐且顺,于是一一图之。”篇中又

  • 云笈七签

    一百二十二卷。宋张君房(生卒年不详)编辑。张君房,字尹才(一作允方),岳州安陆(今属湖北省)人,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进士,官至尚书度支员外郎、集贤校理等职,后从御史台谪官到宁海(今属浙

  • 寻乐文集

    二十卷。明习经(1388-1453)撰。习经,字嘉言,号寅清居士,晚年又号寻乐翁,新喻(今江西新余县)人。明永乐十六年(1418)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参与修纂明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实录,官至詹事府詹事

  • 肄业要览

    一卷。英国史守本(1820-1903)撰,上海颜永京译。史守本,又译斯宾塞尔,是英国著名哲学家,进化哲学的创始人。撰有大量著述刊世,其中《三育论》曾畅销于世,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三育论》除足本刊行外

  • 史记索隐

    三十卷。唐朝司马贞撰。司马贞,字子正,自号小司马,河内(河南沁阳)人。官至散大夫,弘文馆学士。撰《史记索隐》及《补三皇纪》三十卷。生卒年不详,约开元中人。当初与张嘉会共撰索隐。有褚少孙补司马迁书,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