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蓬莱阁金石文字

小蓬莱阁金石文字

不分卷。清黄易辑刻。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秋盦,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篆刻家、书画家。官至山东济宁府同知。其篆刻醇厚渊雅,发展了秦、汉的优良传统。为“西冷八家”之一,与丁敬并称“丁黄”。工隶书,沉着有致。擅画山水,笔墨清隽。喜搜集金石文字,官山东时,广搜碑刻。其金石著作,除本书外,尚有《岱岩访古记》、《嵩洛访古记》、《嵩洛访碑图记》等。书前有嘉庆五年(1800)钱大昕序,翁方纲的题记及诗。书中钩摹汉石刻文字,首为熹平石经尚书、论语残字,然后是魏元丕、范式、三公山、谯敏、王稚子阙、武梁祠画像、圉令赵君、成阳灵台、朱龟诸碑,共十种。书虽名金石文字,其实只有石而无金。在十种碑中,熹平石经、魏元丕碑、范式碑、王雅子阙、圉令赵君碑、谯敏碑、咸阳灵台碑、朱龟碑,均根据所得旧本,依照原字大小钩摹。他续访所得的三公山碑、范式碑阴,以及唐拓武梁祠画像所缺左一石之二行,及其中各两石上下各四行的文字,则依现存之原石,缩写摹入。世所罕传者,则据旧拓钩摹留其真。其续得者,则据原石缩写存其字。编中所摹各刻,在每一刻后,附有黄易及各家的考释。书中所摹各刻存字,虽较洪适《隶续》所载要少些,但有些碑刻,却可补洪书之不足。如魏元丕碑,补洪氏未释者十一字;范式碑,可补一百八十余字。而其间字体笔法,经各家及黄氏审正,可据以订补《隶释》之误释或缺释者,亦复不少。至于武梁祠堂画像,本为左中右三石,洪氏未见原石,误以为六;范式碑本有碑阴,洪氏未见原石,误认为是鲁竣碑的碑阴。在此书中,武梁祠堂画像左中右三石12行题字及范式碑阴题名,均根据原石一一摹入。于各刻之后,还详记其搜访始末。传本为原刻本。

猜你喜欢

  • 大藏音义

    慧琳《一切经音义》之别称,《宋高僧传》等称之。详见“一切经音义”。

  • 唐贤名画录

    见《唐朝名画录》。

  • 宋贤事汇

    二卷。明李廷机(详见《汉唐宋名臣录》条)撰。此书杂采史书、说部所载宋人行事,共二卷,分为四十三类。书首有自序,序中称:“宋之世风人材,颇类今日,言论行事,往往有可用者。”宋、明之季,儒者如出一辙,由此

  • 古今名贤说海

    二十二卷。不著编辑者名氏。书前有明隆庆五年(1571年)自序一篇,题曰飞来山人,不知是为何人。此书所录皆为明人说部,共二十二卷,分为十集,以十天干来标目。自陆粲的《庚巳编》以下共二十二种,每种为一卷。

  • 续修历城县志

    五十四卷。清毛承霖、赵文运纂修。毛承霖字雅云,邑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官湖北同知,保升道员。赵文运,邑人。此志乃民国八年(1919)开局兴修,历七年余,遂成志书。此时毛承霖已故。《续修历城县

  • 也是录

    一卷。明末清初人邓凯撰。邓凯,江西吉安人,又名弘智,字无可,号药地和尚、是非和尚,生卒年月未详。唐王时,邓凯随杨廷麟、刘同升、万元吉等起兵,功授江西总兵。清军破赣州后,邓凯潜入云南,被永历授为扈从总兵

  • 盼怡楼诗稿

    一卷。清项蘅撰。项蘅,生卒年不详,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临海张应彪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嘉庆二十一年(1816)刊本,其夫张应彪编辑刻印。书前有霞城张灵江所作的序言,书后有其夫张应彪所写的跋语,书末有

  • 四书翊注

    四十二卷。清刁包撰。刁包详《易酌》条。本书计《大学》五卷、《中庸》三卷、《论语》二十卷、《孟子》十四卷。于《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诠解颇为详细,又以为《中庸》、《论语》、《孟子》皆为格物之书,故对“格

  • 说文部首歌

    一卷。清冯桂芬撰。冯氏生平著述,见《说文解字段注考正》。是编乃冯氏当时课孙之作,所系音注为其孙世征补加。歌取《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用上下平韵,编成七言长古一篇。各篇原分上下之目,依上下平之次分韵,

  • 鸡鸣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