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怀堂家礼订疑

怀堂家礼订疑

十卷。清周植撰。生卒年不详。植字商侯,号湘园,广东遂溪(今海南省雷州半岛北部)人。嘉庆丁丑(1817年)进士,出知江西吉水,权新淦兴国等掾,政绩显著。后来,因为违背大吏旨意,辞官回家,筑室命名为“怀堂”。又曾经主讲徐闻贵生书院。著有《五经注解》一卷和《四子书注解》五卷,但是,以上两书都没有刊刻。此书是其族裔所刻。其书择取《仪礼》、《戴记》及《朱子家礼》之可疑之处,略参意见,至于世俗所行有违背礼义之处,也作了订证。此书共分十卷。凡是礼之通共不可专属一礼者,录为《通礼》放在前面,其次则分别叙述冠、昏、丧、祭四礼。对《丧礼》的考证为最详,占全书十分之六。每一礼又分若干子目,纲目清楚。首先引用诸书,其次加上按语,综博精深,并非浅尝轻试者可与之相比。例如,《通礼》生日为寿,植认为儿周试晬,是父母为子所设,儿未长成事在父母,用以记住自己生育之艰,子壮亲老则生日馔食,子报答父母劳苦之德。此礼之所许,其说与颜之推、真德秀、唐太宗、明太宗所言之义初无二致。九拜之说,先儒曾经对其做过论述,然而,见于经传者只有稽首顿首,周植怀疑为《周礼》之文之非,其驳议古籍本来不能视作定论,然而,如果真有其礼,那么,《易》、《书》、《诗》及汉人记礼之书历朝所行之礼不可能不对其加以考证,也未尝不可供谈礼者之研究。全书有很多发明之处。可见,周植对此做过精深钻研,因而才能为古人拾遗补阙。又昔人对于《朱子家礼》之真假,聚讼不一,黄干、黄莹、陈淳和杨复,或为朱子婿,或为其门人,俱有言谈及《家礼》一书,而武林应扐谦作《家礼辨》,则引用《家礼》后序,认为非文公所编,并且认为文公集有与门人谈及《家礼》,为门人编入以为张本,邱浚复对其进行反驳,周植则认为扐谦所疑也有可取之处,因为其中制度仪节与礼不尽相合,而且与朱子行迳相违背,其言衰与朱子所行相异,言祔与朱子与学者书相异,这都是作伪的有力明证。植云或为他手阑入者,即为此。如是邱浚认为其书全为朱子所订,固有可疑之处,而祔谦以为非文公所编,也并非事实,大概纯驳有间,植言正确。此书有民国间铅印本。

猜你喜欢

  • 证学编

    四卷。附《证学论策》一卷。明杨起元(生卒年不详)撰。杨起元字贞复,归善(属广东省)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选庶吉士,学于罗汝芳。张居正恶讲学,汝芳被劾罢,而起元自如。累官吏部左侍郎卒。杨起元清修

  • 愚斋反经录

    十六卷。清代谢王宠撰。谢王宠字愚斋,陕西人。全书主要论述儒家为学之道及易理、性理之说等内容。其中卷一至卷四为“论语尊注解意”,卷五为“《小学》、《大学》、《中庸》、《孟子》指要四种”,第六卷为“《孝经

  • 葛氏丧服变除

    一卷。晋葛洪(284-364)撰,清马国翰辑。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省西南部)人。父祖均仕东吴。少以儒学知名,历丞相府及司徒掾,后因求丹出为句漏令。世奉天师道,好神仙导养之法,先后师事

  • 宁明州志

    二卷,清王炳绅修,黎申产编辑。王炳绅,字云书,云南省宾川县人。光绪八年(1882)任宁明知州。黎申产,号崧山,壮族,广西宁明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庆远府学训导,归故里任宁江书院山长二十年,

  • 读楚辞

    一卷。附《楚辞人名考》一卷。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晚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道光三十年(1850)殿试二甲,赐进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 贵池县志

    四十四卷,首一卷,清陆廷龄修,桂迓衡等纂。陆廷龄,松陵人,清光绪初年知贵池县事。桂迓衡,官刺史。贵池旧志可考者,有顺治十四年李愈昌志,乾隆十年谢锡伯志,之后漆日榛志,书成于道光八年(1828)。光绪五

  • 威远县志

    ①八卷首一卷,清李南晖修,张翼儒纂。李南晖,通渭人,曾任威远县知县。张翼儒,平襄人。威远县志创修于明中叶邑令汪鲸,至乾隆李南晖任县令时,已二百余年,所存汪志仅有写本七十余页,李遂立意重修邑乘。翼儒系其

  • 六书索隐

    五卷。明杨慎(1488-1599)撰。杨慎生平著述见《奇字韵》。此书自序谓:“取《说文》所遗,汇萃成编。以古文籀书为主,若小篆则旧籍已著,予得而略。”然而其中所载古文籀书,实多略而未备。如首卷东韵“工

  • 清微仙谱

    一卷。附录 三卷。元陈采(生卒年不详)撰。陈采,建安道士。撰有《清微仙谱》一卷。据陈采自序,称道教起于元始天尊,再传而至太上老君,以后分为真玄、太华、关令、正一四派,十传而至清微侍元昭凝元君,又合于一

  • 高士传

    三卷。西晋皇甫谧(215-282)撰。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人,汉太尉皇甫嵩曾孙,著名医学家。少游荡无度,人以为痴。20岁后开始发愤读书,后得风痹,犹手不辍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