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卷。清汪堃撰。汪堃,江苏省苏州人,生卒年月及事迹未详。该书原名《辛壬癸甲录》,署名樗园退叟。包括《粤寇纪略》、《楚冠纪略》、《两江纪略》、《豫寇纪略》、《摭言纪略》、《异闻纪略》、《各省守城纪略》等
① 一卷。题云缺名。是书文凡六条,其中开篇“孔子夜梦丰沛之邦”一条,其“吾姓为赤松”以下,取《御览》“字时侨,名受纪,孔子曰:‘汝岂有所见乎?’曰:‘吾所见一兽如麕者,羊头,头上有角,其末有肉,方以是
一卷。明冯奋庸撰。奋庸,字则中,寿安(今河南宜阳县)人,生卒及仕履不详,曾师事张信民。张信民,字孚若,号抱初,渑池(今属河南)人,奋庸乃纪其生平事迹为年谱,即为该书。
十四卷。明王守仁(1472-1529)撰。守仁为明代诗文作家、哲学家。字伯安,自号阳明子。余姚(今属浙江)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兵部。因忤宦官刘瑾,杖阙下,谪贵州。后起为南刑部
二十四卷。清孔继涑辑。孔继涑摹古书皆重石刻,而此多墨迹,间有石本但不常有者,如《黄庭经》、《兰庭序》、《宝晋斋法帖》等皆是。但苏轼《表忠观碑》乃王安石跋,《汝州谢表》、《与方竹逸画竹记》、黄山谷《洛阳
五种,十五卷。潘祖荫(详见《滂喜斋丛书》)编。此丛书刻印了其先人潘世恩撰写的《思补堂笔记》,《思补堂笔记》分为荣遇、述德、循陔、思源、掌故、文衡、管间、易名等八项,分列八卷,记载所见所闻,详实可信。其
一卷。清汪诒年编撰。该谱记其兄汪康年生平事实。康年字穰卿,浙江杭县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曾与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在京师创办京报《刍言报》。辛亥革命后,因闻政府将起用袁世凯,忧甚而卒。
八卷,清伍炜修,现川纂。伍炜,乾隆年间任永定县知县。永定县志创修于明成化二十年知县王环。再修于嘉靖三十八年知县许文献。三修于万历三年县令何守成。其后清康熙年间又两次重修。伍炜任县令后,以康熙志多有欠缺
①六卷。明刘熙修,何纪纂。刘熙,南昌人,曾任衡山县知县。何纪,马平人,曾任衡山县教谕。民国十三年(1924)邑人康和声于京师图书馆见明弘治元年所修《衡山县志》,手抄携归湘垣,适同邑赵恒锡长省政,见而叹
十二卷。明邵宝(生卒年月不详)撰。宝字国贤,号二泉,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成化进士,曾官江西提学副使,正德中迁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忤刘瑾,勒致仕。瑾伏诛,复出为户部侍郎,拜南京礼部尚书,嘉靖初卒,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