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卷。旧本题宋王佖(生卒年不详)撰。佖号敬严,东阳(今浙江省东阳县)人,累官直敷文阁、福建转运副使等。佖于淳祐十二年(1252)曾作《朱子年谱序》。《紫阳宗旨》采辑朱熹之文集和《朱子语类》,分诲人
一卷。不著编人。该书集录了清崇德元年(1636年、朝鲜李朝仁祖十四年)五月至崇德六年(1611)清政府与朝鲜李朝政府之间的交涉文书80余件,是研究当时两国关系的重要史料。
一卷。署名为东海乐天翁著,又署名男彬桐校。不知其何姓,书无序例。大意以为《中庸》一书是圣门传授的心法。道统不自尧舜始,羲皇承接往圣心源,始作八卦。一划象天,人得一以立命,为中。两划象地,人备其二,见诸
七卷,续 一卷。明陈其力(生卒年不详)撰。陈其力,字克相,号芸心子,通海(今云南省通海县)人。官南京户部司务。此书成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共七卷,分禽鸟、兽畜、龙蛇、虫鼠、鱼龟五部,分门隶事,
不分卷。清吴寿飏撰。寿飏,浙江海宁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不见刻本,诸家书目也不见著录。编首有吴寿飏自序,序末题嘉庆六年(1801)海宁吴寿飏书于拜经楼。按:拜经楼是海宁吴骞的藏书楼,则吴寿飏为吴骞的后
十卷。宋黄彻(约1139前后在世)撰。黄彻,字常明。福建莆田人(《八闽通志》作邵武人)。生卒年不详。宣和六年(1124)进士,授辰州县丞,为官颇有政绩,后因忤权贵弃官,遂终于家。著有《溪诗话》。是集为
①十三卷。明吴道明修,杜璁等纂。吴道明,字行甫,号豫斋,元城人,官河南道监察御史,明隆庆六年(1572)来任庐州府知府。杜璁,本郡人,进士,官广东佥事。庐州府志,自明景泰间,始经纂辑,其后天顺间郡守朱
一卷。此卷皆宋遗民诗词杂文,未知谁所编录。宋之故老,入元后多怀故国之思,作诗者众。所录仅谢翱、方风、纳新、李吟山、王学文、梁栋、林德旸、王炎午、黄溍、吴师道十人所作,已多挂漏。又溍及师道皆元臣,而纳新
一卷。清姚文田(1758-1827)辑。文田字秋农,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嘉庆初状元,官至礼部尚书。著有《邃雅文集》等。此书为清姚延著传记资料汇编。延著字象宪,归安人。顺治四年(1647年)进士,官至
三十卷。明戴文光撰。文光,吴(今江苏吴县)人。该书是作者评注《左传》之作,有明天启乙丑(1625)必有斋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