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左传类对赋

春秋左传类对赋

一卷。宋徐晋卿撰。晋卿生卒年及里贯失考,宋仁宗皇璠中为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此书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郑樵《通志·艺文略》、焦翚《国史经籍志》等书都不见著录。朱彝尊《经义考·春秋类》第十三著录为《春秋经传类对赋》。据晋卿自序云:“乃于暇日,撰录成赋,命曰《春秋经传类对》。”则与朱氏著录书名相合。今考此书,作者认为《春秋》三传莫善于《左传》,而苦其义理牵合,卷帙繁多,难以殚记,于是概括其意,而作此赋,共一百五十韵,一万五千言,便于初学者诵习。但往往立意迂阔,疏漏颇多。常见有《通志堂经解》本。

猜你喜欢

  • 魏石经春秋残字

    一卷(玉函山房辑佚书本)。清马国翰辑。按,《隋志》有三字石经《春秋》三卷的记载,其注又有梁有十二卷的记载。《唐志》则有三字石经《左传》古篆十二卷的记载。国翰认为《唐志》标题多出于臆测。但据王国维所考,

  • 道德真经疏

    四卷。旧题唐玄宗(见《御注道德真经》)御制。唐玄宗李隆基曾撰有《御注道德真经》,又有《御制道德真经疏》,似乎不该有此书,史志也都没有著录。此书卷前有《道德真经疏外传》,开列“见行注者”六十余家,其最后

  • 叶文庄奏疏

    四十卷。叶盛撰。叶盛(1420-1474),明代昆山(今属江苏)人,字与中,正统乙丑(1445)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土木之变后,协守北京有功,升都给事中,景泰二年(1451)擢山西右参政,天顺二年(1

  • 太医局程文

    见《太医局诸科程文格》。

  • 集古隶韵

    五卷。明方仕(生卒年不详)撰。方仕字伯行,宁波(今属浙江)人。此书以汉碑隶书分四声编次,完全抄袭宋娄机《汉隶字源》。只是变其一二三四等目,以《千字文》“天地元黄”诸字编排。体例简陋,摹刻拙劣,多失本形

  • 洞庭君山集

    三卷。明胥文相(约1520前后在世)编。胥文相字士衡。巴陵(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柳州府知府。本书纂辑屈原以后历代题咏湖山及岳阳楼者为一编,亦自载所作二诗。此二诗浅

  • 尚书集注音疏

    十二卷,《周书经师系表》一卷。清江声(1721-1799年)撰。江声字涛,改字叔云,号艮庭,江苏元和(今江苏省吴县)人,清代经学家,惠栋弟子。江声治经宗汉儒经说,长于旁搜博引。主要撰述有《尚书集注音疏

  • 此木轩四书说

    九卷。清焦袁熹撰。焦袁熹详《春秋阙如编》条。据其子焦以敬、焦以恕所作凡例,知此书为袁熹手定者十之六,以敬、以恕掇拾残稿、整理或编定者十之四。因而该书与袁熹所作《经说》偶有重复,但较《经说》多可取之处。

  • 国雅初集

    清陈允衡(生卒年均不详)编。陈允衡字伯玑,江西南昌(今属江西)人。避乱寓羌江,杜门穷巷,以诗歌自娱,与王士祯、施闺章交最笃。陈允衡体瘦,双瞳碧色。因爱琴,署其堂为“爱琴”。构屋南州之苏公亭畔,啸歌自适

  • 万物一览

    五卷。英国巴克莱(生卒年不详)撰,英国节丽春(生卒年不详)译。《万物一览》是英国中小学科学课启蒙教材,全书分五卷,卷一介绍森林及田间生物;卷二为池沼及河中生物;卷三介绍田园植物;卷四介绍空中飞禽;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