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曹子建集

曹子建集

十卷。魏曹植(192-232)撰。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时魏杰出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世称陈思王。少有文才,援笔成文,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曹丕、曹睿相继称帝,植备受猜忌。兄长欲加害于他,令作诗限七步成。后郁郁而死。诗以五言为主,多写社会动乱和个人抱负及受压者的苦闷心情。如《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等。也善辞赋,《洛神赋》尤有名。著有《曹子建集》。此集凡又赋四十四篇,诗七十四篇,杂文九十二篇。合计共得二百一十篇。较魏志所称百余篇者,其数转溢。然残篇断句,错出其间。如《鹞雀》、《蝙蝠》二赋均采自《艺文类聚》。《艺文类聚》之例,皆标某人某文曰,编此集者遂以曰字为正文,连于赋之首句,殊为失考。又《七哀诗》晋人采以入乐,增减其词,以就音律,见《宋书乐志》中。此不载其本词,而载其入乐之词,亦为舛谬。今有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刻《曹子建集》十卷本,明嘉靖间郭万程仿宋刻本,江安傅氏双鉴楼藏明活字本皆自宋本出。《四部丛刊》影印江安傅氏藏明活字本《曹子建集》是目前较好的通行本。又明人张燮辑《七十家集》、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所收《陈思王集》二卷,大率据十卷本稍加厘定而成。清人丁晏的《曹集诠评》、朱绪曾的《曹集考异》以及近人黄节的《曹子建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则是曹植集的较好的校注本。1984年版《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乃在《曹集诠评》基础上重新依据创作时期分为建安、黄初、太和三卷,另设时期未定者专为一卷,并附录逸文,版本序跋,诗文评语,曹植年表及校注者论述曹植文学成就的专论。

猜你喜欢

  • 汉魏石经残字校录

    (民国二十三年山东图书馆排印本)。屈万里撰。此书由山东图书馆所藏原石,以今隶传录而成。共一百二十五石。其中已见于上虞罗振玉集录的有十四石。此外皆三家集拓之本所未见。开封关葆谦《字谱》也未录。可与阿维越

  • 长春真人西游记

    二卷。元李志常撰。李志常(1193-1256),字浩然,号真常子。观城(今山东范县西北观城)人。为金元之际全真道领袖长春真人丘处机的弟子。成吉思汗西征时,曾遣使者往山东请丘处机赴西域相见。1220年正

  • 游连云山记

    一卷。清李元度撰。连云山位县东南,古称纯山,朝辉夕霞,四时异状,每久晴山巅出云必有雨,其峻极可知。李元度家面山而居,同治九年(1870)重阳,约毛萼屏同游。先历雪峰之单椒秀泽,刘镜蓉草堂在其麓,与李元

  • 定山堂诗集

    四十三卷。《诗余》四卷。《龚端毅公奏疏》八卷。附一卷。清龚鼎孳(1615-1673)撰。龚鼎孳字孝升,号芝麓,安徽合肥人。崇桢七年(1634)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李自成攻入京城,授直指使。后降清,至

  • 毗陵集

    十五卷。宋张守(约1118年前后在世)撰。张守,字全真,一字子固,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县)人。生卒年不详,崇宁元年(1102)进士。高宗即位,召为监察御史。绍兴中,历官参知政事兼权枢密院事。以资政殿大

  • 桐月修箫谱

    一卷。清王嘉禄(1797——1825)撰。嘉禄字绥之,别号井叔,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嘉庆十六年(1811)诸生。著有《嗣雅堂集》。所著《桐月修箫谱》,又名《嗣雅堂词集》。家学深湛,清才绮丽。当嘉庆、

  • 兴化府莆田县志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汪大经修,廖必琦等纂。汪大经,吴县(今苏州)人,乾隆进士,曾任莆田县知县。廖必琦,曾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宋绍熙三年,郡守赵彦励创修郡志。明弘治十六年、嘉靖四十年、万历二年、万历四十一

  • 史义拾遗

    二卷,元杨维桢(1296-1370)撰。维桢字廉夫,浙江绍兴人,《明史》载他“少时,日记书数千言”,其父杨宏在铁崖山筑楼,藏书数万卷,维桢在楼上读书五年,故自号铁崖。元泰定年间考取进士,署天台尹,但因

  • 醉经阁分书汇刻

    八卷。清蔡锡恭辑。蔡锡恭字子寿,又字少峰。此刻所收自清初遗老至嘉庆、道光年间人之八分书,共一百二十家,成于咸丰三年(1853)秋九月。蔡锡恭自言:此刻选取皆从真迹,非审定精确,不敢漫登,盖欲存一代真迹

  • 周礼经注节钞

    七卷。清许珩撰。许珩另有《周礼注疏献疑》,已著录。书首有严荣序,介绍此书大概,言“五官中自《丧祝》略为删节,《考工记》一篇则全录之。注以两郑为主,参用贾疏及后儒之说,而间附以己见,为《周礼经注节钞》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