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朱子诗义补正

朱子诗义补正

八卷。清方苞(1668-1749)撰。方苞字灵皋,号望溪。一说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桐城(今安徽桐城县)人,清朝著名散文家。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会试中试,以母病未预殿试。乾隆元年(1736年),帝知其长于文学,命入直南书房,累擢礼部侍郎,为文疑馆、经史馆、三礼馆总裁,后落职辞归。苞论学以宋儒为宗,其说经皆推衍程朱之学,尤致力于《春秋》、《三礼》。文学韩、欧,严于义法,非阐道翼教,有关风化者不苟作,以所标“义法”及“清真雅正”为旨归,文章风格简炼雅洁,为桐城派古文之初祖。著有《周官集注》十二卷、《周官辨》一卷、《周官析疑》四十卷、《考工记析疑》四卷、《仪礼析疑》十七卷、《丧礼或问》一卷、《礼记析疑》四十六卷、《左传义法举要》一卷、《春秋通论》四卷、《春秋直解》十二卷、《春秋比事目录》四卷、《离骚正义》一卷、《朱子诗义补正》八卷。有《方望溪先生全集》。苞读《诗集传》,以为朱子亦有所失,故作《朱子诗义补正》,以补充纠正前人之说。是书尊从朱说,然亦有己见,并非盲从,如《遵大路》、《有女同车》、《风雨》、《采薇》、《出车》、《杖杜》等,不取朱说,而从小序。又,《集传》从刘敞郑樵之说,以为《笙诗》六篇有声无辞,苞以为非也。苞云:《虞书》中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故无辞则声无所附,不能成乐调。又云:孔子既祥,十日而成笙歌,笙而日歌,有辞明矣。又云春秋时宋公亨叔孙婼赋新宫,新宫下管也,无辞何以云“赋”,以此推断《笙诗》原有辞有声。此说甚是。然亦有说不合事理,如《载驰》中“控于大邦”本夫人之志,欲以卫难赴告齐国,请齐助卫,明告大夫君子毋以我行为过。后齐果助卫,此夫人之力也。苞则以为“控于大邦”为许人之所思,失却原意矣。是书最初刊本为其门人高密、单作哲编次,因刊本不多,流传不广。光绪初年冯焌光曾据萧散孚手抄本重刻。

猜你喜欢

  • 云台山志

    十八卷。清谢元淮撰。谢元淮,字默卿,湖北松滋人。云台山在江苏海州东北四十里,又名郁州山、都州山、苍梧山。其山清幽秀丽,且地处江北要枢,为淮之重镇。《云台山志》道光十七年(1837)刻本,共十八卷。卷首

  • 麟角集

    一卷。唐王棨(约873前后在世)撰。王棨,字辅文,一作字辅之,福清(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咸通三年(862)登进士第。官至水部郎中。黄巢起义后,不知所终。著有《麟角集》。唐代取士,科目至多,而所最

  • 类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

    十卷。元孙允贤(生卒年不详)撰。孙允贤文江(今江西吉安)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原名《医方集成》,又名《医方大成》。为孙氏分门别类辑录宋元医家常用方书。全书分为六十五门,分别取《三因方》、《济生方》二家

  • 龙游县志初稿

    民国余绍宋纂。余绍宋,龙游县人。此志为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本。此即余氏县志初稿之一部,为选举表上中下、人物传、人物阙访、人物姓名别录,前冠以叙例,选举表以辟荐及科举出身者列正表,余列副表。所载科

  • 圣贤群辅录

    二卷。一名《四八目》。旧本附载《陶潜集》中。唐宋以来,相沿引用,承伪踵谬。今本《陶潜集》实为北齐仆射阳休之所编。阳休之在序录中称:其集先有两本。一本六卷,编排混乱。萧统所撰八卷,又少《五孝传》及《四八

  • 欧阳修撰集

    七卷。宋欧阳澈(1097-1127)撰。欧阳澈,字德明,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县)人。澈善谈世事,忧国悯时。靖康初,(1126)应制条敝政,陈安边御敌十策。高宗即位,上书请诛黄潜善、汪彦伯,与陈东俱被处

  • 脉表诊病论

    一卷。英国散特生(生卒年不详)撰,英国傅兰雅(详见《化学卫生论》)译。此书主要论述脉表之用处、心等数种病之根源。此书以前,法国医士马利曾编制脉表,用来观察人身血脉清浊虚实诸象,故散特生著此书以明马利之

  • 清淮词

    二卷。清汤成烈撰。成烈字果卿,号确园,武进(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道光举人,历任永康知县、玉环同知,皆有惠政。辞归后,主讲延陵书院。著作有《古藤书屋文集》。果卿工于填词,“每一调必以全力运转,有约

  • 息柯居士全集

    八种,四十五卷。清杨翰撰。杨翰字伯飞,号海琴,又号息柯居士,直隶新城(今属河北省)人。生卒年不详。道光年间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出守湖南永州府。后隐于浯溪,日以著述为事,最好山水金石书画。全集收有《息柯白

  • 将乐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李永锡纂修。李永锡,曾任将乐县知县。邑志自明万历间知县黄仕正重修后,一直未再修。乾隆三十年(1765)李永锡又设局纂辑志乘,历数月告竣,刻印。兹篇立意标新,然条目混乱,记述芜杂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