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朴园藏帖

朴园藏帖

六卷。清钱泳辑(1759-1844)刻。钱泳字梅溪,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工书画,善辑摹古帖以之赠与巴光诰。按巴光浩所作跋说,钱泳博雅好古,平生所见晋唐宋元墨迹极多,便仿文氏《停云馆帖》之例,择其佳品双钩摹于石上,历三十年而不倦。共刻六十四石。命工镌于家塾之壁,以“朴园”二字题其端。其内容是:第一卷王羲之八帖,及王方庆万历《通天进帖》。王羲之开头一帖有“得足下万福”之语,这岂能是王羲之的话?其书迹薄弱无力,不知何人伪造。又《大道久不下》一帖,乃是唐人所书,自《郁冈斋帖》始便列入王羲之帖中,以后诸刻,皆沿袭其误。第二卷《兰亭序》神龙本、定武本各一种。又有《李太白诗》,虽取于取自宋帖,疑是宋人伪书,李太白之书法真迹,世上恐无得见。第三卷,颜真卿《竹山联句》,与正定梁氏摹本相同。按颜鲁公大学传本尚多,但都没有如此弱者,定非真迹。第四卷,范仲淹、范纯仁、文彦博、欧阳修、赵令畴、苏轼、朱熹、陆游、张孝伯、张即之、范成大等家书。其中苏轼三帖,惟《书昌黎盘谷序》为伪书。第五、第六卷皆赵孟頫之书,其中《天山冠诗》、《太湖石赞》等大书,与经训堂本同。总之,此帖大都选自名刻,间或有伪者,但其失不在钱泳。有杨州巴氏本。

猜你喜欢

  • 文献通考

    三百四十八卷,马端临撰。马端临(1254-约1324),字贵与,饶州乐平(今属江西省)人,元代著名历史学家。父廷鸾,南宋度宗时为右相兼枢密使,因与贾似道不合去官,著有《读史旬编》,“始以备遗忘,授儿曹

  • 来仲楼法书

    十卷。明董镐(生卒年不详)辑,董其昌书。董镐,字彦京,董其昌之从孙。此帖所收小楷,多为董其昌中年笔,且皆经董氏自选,尤其工秀,为董书之精品,摹刻也很严谨。此帖刻成于天启二年(1623),有明华亭董氏本

  • 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

    见《武王伐纣平话》。

  • 昌平州志

    十八卷。清吴履福修,缪荃孙、刘治平等纂。吴履福字州牧,光绪五年(1879)任知州。缪荃孙详见《顺天府志》。刘治平,邑绅,曾任福建监察御史。该志自康熙年间续修又已有二百余年未修了,光绪初年,合肥伯相重修

  • 巢林集

    七卷。清汪士慎(1686-约1762)撰。汪士慎,字近人,号巢林,江苏扬州人,清代著名画家。士慎工诗,精通篆刻和隶书,擅画花木,尤工画梅,其笔墨清劲,自成一家,也偶作人物,生动有效,为“扬州八怪”之一

  • 春秋属比考例

    二卷。清王铭西(生卒年不详)撰。铭西字愚溪,自号大痴,毗陵(今江苏常州)人。自幼受业于同里许仲青、庄子珊及宜兴欧西青诸先生之门,补弟子员食饩。专力经学,博采清代诸家之说,尤服膺于庄存与、刘逢禄,自抒所

  • 庄子点勘

    十卷。清吴汝纶(详见《易说》)撰。明清圈点训释《庄子》者已有多家,吴汝纶撰此书是集释德清、方以智、姚鼐等家之作进行圈点、校勘。其书前列所选书目八篇十四节,书中所圈识的仅涉及《逍遥游》、《养生主》、《骈

  • ***

    全名《***杨包狄演义》,又名《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演义》、《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初传》。清李雨堂撰,李雨堂生卒年不详,亦称西湖散人,其生平已无可考。狄青、包拯及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久已流传

  • 梅里志

    四卷。清吴存礼撰。吴存礼奉天(今辽宁沈阳)人。生卒年不详。官至江南巡抚。本书记述吴氏先世事。《史记·吴世家》张守节正义云:“泰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吴存礼以吴氏出自泰伯,故以《梅里》名书。有清

  • 新修仁寿县志

    八卷,清马百龄修,魏崧纂。马百龄,陕西咸宁人,曾任仁寿县知县。魏崧,湖南新化人,进士。仁寿县修志之事,始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县令姚令仪,然事未成而姚令离调。又十余年后,县令李太初重议纂修事,于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