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阳学准
五卷。清代蓝鼎元(1680-1733)撰。蓝鼎元见《平台纪》条。此书成于雍正戊申年(1728),作者以普宁知县署理棉阳(今浙江潮阳),作此书作为训导当地学校士子而用。卷一为“同人规约”,卷二为“讲学礼仪”、“丁祭礼仪”、“书田志”,卷三、卷四为“闲存录”,卷五为“道学源流”、“太极要义”、“西铭要义”。此书是一部地方封建教学规范。收在《鹿洲全集》内,有雍正、同治、光绪三种本。
五卷。清代蓝鼎元(1680-1733)撰。蓝鼎元见《平台纪》条。此书成于雍正戊申年(1728),作者以普宁知县署理棉阳(今浙江潮阳),作此书作为训导当地学校士子而用。卷一为“同人规约”,卷二为“讲学礼仪”、“丁祭礼仪”、“书田志”,卷三、卷四为“闲存录”,卷五为“道学源流”、“太极要义”、“西铭要义”。此书是一部地方封建教学规范。收在《鹿洲全集》内,有雍正、同治、光绪三种本。
一卷,续集一卷。缕馨仙史(即蔡尔康)撰。又题作“尊闻阁主人(即《申报》创办人,英人安纳斯脱美查)”撰。历时六载,日搜月辑,计成五十余种,续集六十余种,各分类编定。有清光绪三年(1877)、五年(187
六卷。清刘沅撰。刘沅字止唐,四川双流人,乾隆五十七年举人,道光时官国子监典簿。此书以阐发义理为主,同时也兼做一些考订工作。本书在开首辨正《书序》时说,孔子序《诗》、《书》,不过是在删订之后,叙其篇次,
七种,十二卷。清谢家福编。谢家福字绥之,江苏吴县人。原名未署编者姓名,只题苏州文学山房印行,据王德森序知为谢家福所编。所收均为有关吴中掌故著作,如元陆友仁《吴中旧事》一卷、元高德基《平江记事》一卷,均
十卷。清劳大兴(详见《瓯江逸志》)撰。本书拾录先儒学者著作前言部分的言论,取名《万世太平书》的目的,是为世间百姓建立做事标准,为天地生灵树立善良的意念,为世俗开创一个美好和谐的太平环境,为前圣继承传播
原名《古今图书汇编》,一万卷。清陈梦雷(1651~1741)原编。清蒋廷锡(1669~1723)等奉敕校勘重编。陈梦雷字则震,一字省斋,晚年号松鹤老人。福建闽侯人。康熙年间进士,受编修。为康熙第三子诚
十二卷。清章世臣撰。此书分正编八卷,续编四卷。宋代李光地、杨万里曾分别著《读易详说》、《诚斋易传》。对周易逐卦逐爻征引史事进行阐述。而于经义训诂、阴阳消长、易理原本则略而不说。章氏又承袭李杨著作体例,
一卷。宋胡舜申撰。胡舜申绩溪(今属安徽)人。舜陟之弟,官至舒州通判。生卒年不详。宣和七年(1125),胡舜申在泗州,亲见“六贼”之一的朱勔父子往来及徽宗幸泗州事。本书即记录此事。本书与《己酉避乱录》并
二百二十卷。明马维铭撰。维铭字新甫,平湖(今浙江省平湖县)人。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官至兵部职方司主事,生卒年不详。该书摘录二十一史中的本纪、列传两部分内容,汇编成一部通史,便于阅览。现存明万历
四卷。清吴一蜚(生卒年不详)辑。吴一蜚,字汉章,福建长泰人。好学能文,善满汉书,颇为时人推重,康熙二十一年中进士。该帖成于康熙甲申(1704),共四卷却未分次序,收苏书十余种,其中绝大多数属伪迹,如《
三十八卷。英国雷侠儿(?-1875)撰。美国玛高温(详见《金石识别》)、华衡芳(详见《代数术》)译。雷侠儿为英国地质学家,以主张“今因说”而著名于当时,撰有《地质学》等著作多部。《地学浅释》为玛高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