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歧路灯

歧路灯

清李海观(1707-1790)撰。李海观字孔堂,号绿园,河南宝丰县人。他出身于农村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三十岁时中乾隆元年恩科举人。但在中举之后,科名上并不顺利,从三十岁到四十岁共逢三次会试,皆落第,继而死了父亲,也就绝了此想。五十岁以后,约宦游二十年,从残存诗文推知,行迹近半个中国。晚年在贵州思南府印江县做过一任知县。告归后,到老家新安县北冶镇教过书,亦到北京暂住。八十四岁死于宝丰。主要著作除本书外,还有《绿园诗抄》、《绿园文集》、《拾捃录》等,均未刻板刊世,已散佚。《歧路灯》全书一百零八回,叙明嘉靖年间祥符(今开封市)青年谭绍闻,在丧父之后,受母亲溺爱,如何被同辈浮浪子弟引诱,吃酒赌博,斗鸡走狗,狎尼宿娼,宠娈童,炼黄白,终至倾家荡产,后来回头向善,重新作人的故事。作者用写实的手法,刻划了二百多个人物,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各具形态,呼之欲出。通过各种人物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以及当时社会上的风俗、人情、典章、制度等,为读者展示了一幅浩瀚的社会生活图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故《歧路灯》“是文学作品,又是活生生的形象的社会风俗历史”。(姚雪垠《歧路灯序》)另外,《歧路灯》比较真实地记录了大量的社会掌故,如抽签打卦、看相问卜、扶鸾请神、相宅相墓、嫁娶丧葬、官场仪注、科闱规程、戏曲排场、士人晋接礼仪、行业男女穿戴、元霄节看戏观灯以及斗鹌鹑、咬蟋蟀、打秋风等社会风俗,具有较高的民俗学价值。作者运用的民间语辞或方言俚语相当丰富,设意遣辞,多姿多态,既是语言学资料,又可供作家借鉴。作品的主题思想是不足取的,它以谭绍闻浪子回头的事例,来进行封建伦理纲常的说教,企图通过这种愚化教育,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等级制度,显然是腐朽的。《歧路灯》的版本多为清代抄本,回次不等,残缺不一。印本中主要有清义堂本、朴社本、明善书局本,卷数、回次歧异甚多。1980年中州书画社出版了今人栾星校本,此本以一晚清抄本为底本,参照嘉庆以下抄本八种、印本两种缮定,书末附有《校勘说明》,对原著流传及辑校经过交待甚详,是目前最好之版本。

猜你喜欢

  • 刘氏系词义疏

    一卷。辑佚书,南齐刘瓛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刘瓛字子珪,沛国(今江苏沛县)人,曾征为步兵校尉,不就,卒谥贞简先生。其事见《南齐书》本传。《经典释文·叙录》引《七录》云,刘瓛作《系词

  • 二酉委谈

    一卷。明王世懋(1536-1588)撰。王世懋,字敬美,时称少美。太仓人。好学而善诗文。曾官礼部主事等。王世懋著述宏富,有《奉常集》六十九卷等多部。《二酉委谈》一书乃随笔杂记,多说神怪之事。亦间作放达

  • 中西纪事

    二十四卷。清夏燮(1800-1875)撰。夏燮,字谦甫(父),一字季里,别号江上蹇叟、谢山居士。安徽当涂人。道光举人,历职安徽青阳、直隶临城训导,湖南安仁知县。咸丰年间充两江总督曾国藩幕府。承父学,慕

  • 左氏兵略

    三十二卷。明陈禹谟(详《经籍异同》,经部·四书类)撰。此书乃其任兵部司务时所作,尝疏进于朝,请下敕该部,将副本梓行,俾九边将领人手一编,学习观摩。其书体例为:取《左传》中叙兵事者,依次排纂,仍从《左传

  • 易学本原启蒙意见

    五卷。明韩邦奇(1479-1555)撰。邦奇字汝节,朝邑(今陕西大荔)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事迹见于《明史》本传。是书第一卷曰《本图书》,第二卷曰《原卦画》,皆推演邵氏之学,详为图解。第三卷称《明蓍策

  • 策府群玉

    三卷。明何乔新(生卒年不详)撰。何乔新著有《周礼集注》。此书乃私备对策之用。捃拾补掇,不足以言著书。

  • 王壮武公年谱

    二卷。清罗正钧编撰。正钧,清末叶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谱主王鑫字璞山,湖南湘乡人,为罗泽南弟子,湘军军官。因劳累过度,三十三岁即卒于军中。该谱记载周详,对平生战绩记载尤详。卷首附国史本传,无序跋。现存

  • 毛诗细义

    二十四卷。清李黼平撰。黼平字绣子,又字贞甫。嘉应(今广东梅县)人。生卒年不详。嘉庆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官江苏昭文县知县。此书多本毛传郑笺之义,以正孔颖达疏证之误。书中不乏精细之辨,然因作者信序太

  • 小学余论

    二卷。清周春(1729-1815)撰。周春字松霭,晚号黍谷居士,海宁(今属浙江)人。乾隆进士,官岑溪知县。著作尚有《十三经音略》、《代北姓谱》、《辽金元姓谱》、《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等。此书上卷论字学

  • 其一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秋。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