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汉书

汉书

一百二十卷。东汉班固撰。班固(公元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人。东汉史学家和文学家。班固是奉汉明帝诏命,继续他父亲班彪之业修成《汉书》的。《汉书》并非班固一人所作。他的父亲班彪是有名的史学家,曾撰写《史记后传》六十五篇。班彪死后,班固看到父亲写的史书,认为不够详备,于是潜精积思着手编史,以完成其父未竟之业。但被告私改国史而下狱。其弟班超上书力辩获释,明帝任命他为兰台令史,继续著史。历经二十多年辛勤劳动,基本上完成《汉书》。后来,他因参加了政治活动牵连下狱,六十一岁死于狱中。所撰《汉书》的八表和《天文志》部分未完成,由他的妹妹班昭和马续完成。班固还擅长辞赋、骈文,后人辑有《班兰台集》。《汉书》分四部分,即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列传最重要,记叙了西汉二百二十九年的历史,上起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元年,下迄公元24年刘玄更始二年,为整个西汉一代史事,共八十万字。初为一百卷,后人将其中篇幅过长的篇卷,分成上下卷或上中下卷,这样就成为现在的一百二十卷的《汉书》了。班固写《汉书》的材料来源,一部分关于汉武帝以前的史事,基本上抄自《史记》;一部分是来自班彪的《史记后传》六十五篇。刘知几在《史通·今古正史》中说“于是采其旧事,旁观异闻,作《后传》六十五篇,其子固,以父所撰未尽一家,乃起于高皇,终于王莽,为《汉书》百篇。”由此可见有一部分是班固在兰台自己搜集的。《汉书》开创了断代史体例。这断代史体例,虽然是剖断历史前后联系,却保存和整理了大量史料“包举一代”。《汉书》虽然沿袭了《史记》本纪、列传的记事方式,却也有增改。《汉书》把《史记》的“书”改称“志”,记述典章制度;废弃了“世家”并入“列传”,增补了汉武帝以后的历史。《史记》述三千年史事,五十二万字,《汉书》述二百二十九年史事,八十万字,写得详细。特别是“十志”比《史记》的“八书”记事丰富。对于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的记载更细。《汉书》对历史人物运用文艺手法,深入刻画,使这些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如《朱买臣传》、《苏武传》,后世对其评价很高。《汉书》的缺点是比较保守,极力维护当时统治者的利益,掩盖社会矛盾。这与《史记》比较相差甚远。《汉书》的十志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艺文志》是中国目录学最早的专著。这是班固善于继承发展的一方面。《汉书》用古字骈文,比较难读,所以为它作注的有二、三十家,唐代颜师古的注本最为通行。清朝王先谦的《汉书补注》博采众说,最为详尽。清钱大昭的《汉书辨疑》、近人杨树达的《汉书窥管》,今人陈直的《汉书新证》,吴恂的《汉书注商》,也都有一定影响。中华书局的校点本《汉书》用颜师古注,是现今最为流行的版本。

猜你喜欢

  • 书传补商

    十七卷。清戴钧衡撰。戴钧衡字存庄,号蓉洲,安徽桐城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举人。在卷首的撰述条例中,戴钧衡曰:“殷盘周诰,诘曲聱牙,历汉迄今,义多未显。《微子》、《金縢》、《多士》、《君奭》、《

  • 李义山诗集

    三卷。唐李商隐(公元813-858)撰。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又作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诗人,官至县尉,秘书郎和工部郎中。因受牛僧孺,李德裕竞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

  • 顾曲杂言

    一卷。明沈德符(1578-1642)撰。沈德符字景倩,一字景伯,又字虎臣,浙江嘉兴人。万历举人,精音律,熟谙掌故。所著《野获编》,多记万历以前的朝章国故。论诗宗尚皮日休、陆龟蒙和陆游。有《清权堂集》、

  • 榕坛问业

    十八卷。明黄道周(1585-1646)撰。黄道周字幼平,一作幼玄,号石斋,漳浦(今属福建)人。天启进士,选庶吉士,散馆补编修,以终养归。崇祯时任右中允。南明时任礼部尚书。他对“性”、“情”等多有论述,

  • 春秋钻燧

    四卷。清曹金撰。金一名,字葛民,号柳桥,仁和(今浙江杭州)人,诸生。著有《古文原始》、《穀书诗集》、《穀书文集》、《穀书词集》等,汇编为《石屋书》。他认为《公羊春秋》已有孔广森、张惠言、刘逢禄穷究其奥

  • 辽史纪事本末

    四十卷。清李有棠(1837-1905)撰。有棠,字芾生,萍乡(今属江西)人。幼补博士弟子员,入八旗官学、汉国子监学。光绪年间出为江西峡江县训导。以历朝纪事本末体史书中缺辽、金二代为憾,乃注意辽、金史事

  • 乙卯札记

    一卷。清章学诚撰。此书是章学诚五十人岁时写成,时值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年),札记题名“乙卯”,意思是以乙卯年为断限,所记内容均在乙卯年之前。本书体例与作者所著《信摭》一书略同,即以记载经史百家的文

  • 孔子年谱

    五卷。清杨方晃撰。杨方晃字东阳,号鹤巢,磁州(今河北磁县)人。本书第一卷为卷首,录康熙、雍正等御制诗文以及《史记·孔子世家》、《祖庭广记》、《阙里志》等章节,并时有杨方晃考辩。第五卷为卷尾,泛引杂史,

  • 御选唐宋诗醇

    四十七卷 清爱新觉罗·弘历(清高宗)(1736-1795)选编。选入唐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宋苏轼、陆游六家诗共二千五百余首。其中,李白三百六十余首,杜甫六百五十余首,自居易三百九十余首,韩愈一百

  • 北游录

    六册。明谈迁撰。谈迁(1594-1657),原名以训,字观若,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浙江海宁县枣林人。明诸生,终生未仕。好审古今治乱,熟于历代典故,立志编撰明史。以《明实录》为本,参阅诸家史书,编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