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淮鹾备要

淮鹾备要

十卷。清李澄撰。李澄,字练江,江苏江都县人。贡生,此书卷一为盐之始,卷二始之弊,卷三盐之行,卷四行之地,卷五盐之害,卷六害之法,卷七盐之利,卷八利之人,卷九盐之说,卷十说之效。是书前有张青选序,说到“南城会宾谷先生,以封疆重臣总理鹾务,门人金生食伯,以明经李君练江所辑《淮鹾备要》见示,展阅之,李君案时势以立说,仿传注以成书,其旨约而赅,其言明且切,虽所言不能尽行,而于日鹾务之大势,未始无备。”后接有江澄序。是书叙述盐政利弊颇详,有道光刊本。

猜你喜欢

  • 诸子平议续录

    二十卷。清俞樾著,李天根辑。俞樾生平见“广雅释诂疏证拾遗”。俞氏博览群书,所作札记甚多,《诸子平议》辑十五种之札记,另有数十种散见于《俞楼杂纂》、《曲园杂纂》、《著书余料》、《读书余录》等,李天根氏遂

  • 关尹子

    一卷。旧题周尹喜(生卒年不详)撰。尹喜,传说为周大夫,姓尹名喜,字公度,一说字公文。号关尹子或关令子。居终南山,结草为楼观(含观星望气之意)。老子于此为尹喜赐号,称文始先生。尹喜善内学星宿,遇老子后,

  • 传信辨误录

    一卷。明陈虞岳撰。陈虞岳,泰和(今属江西)人,生卒仕履均不详。乃正统年间(1436-1449)大臣陈循的五世孙。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发生土木之变时,陈循作为内阁首辅,却不能决策,致使英宗为瓦刺

  • 孤石山房诗集

    六卷。清沈心(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沈心字房仲,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中诸生。早从查慎行游,工诗,其诗颇有查氏法。著有《孤石山房诗集》六卷。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 东林书院志

    二十二卷。清高隆等辑,许献重修。高隆,无锡人。明代震撼朝廷的东林党,其发源地即无锡东林书院。东林书院志自明万历始,迄清雍正止,共有四位作者,但传世甚少。志创始者刘元珍,其书成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

  • 群书类句

    二十七卷。宋詹光大(生卒年不详)撰。此书是一部乡塾之作,为考试之用。有蔡公亮所作的序,称赞此书凡一千五百余门,字字编珠,联联合璧。世间无书则已,有则必见于此书。无对则已,有则必萃于其类。经史之格言、文

  • 类要

    一百卷。宋晏殊(991-1055)撰。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景德初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尚书户部员外郎、翰林学士。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进礼

  • 玉堂遗稿

    无卷数。明肖良有撰。肖良有,字、以占,号汉冲,湖北省汉阳人。生卒不详。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著有《玉堂遗稿》。良有在史局十五年,长于当时制诰之文。其规模宏敞,有承平台阁之体。此稿

  • 石经阁金石跋文

    一卷。清冯登府撰。冯登府(?-1840),字云伯,又字柳东,浙江嘉兴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书中收录金石跋文,共四十七篇。书末附天一阁事六则。其篇幅比钱大昕《潜研堂金石题跋

  • 论语义疏

    十卷。魏何晏(见《论语集解》)等注,南朝梁皇侃疏。皇侃(488-545,亦作皇偘)是南朝著名经学家,吴郡(今江苏苏州)人,自幼好学,师从当时的名儒贺,尽通其学。擅长《礼》、《易》、《老》、《庄》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