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皇明史概

皇明史概

一〇四卷。明朱国祯(?-1632)撰。朱国祯字文宁,乌程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历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首辅,后为魏忠贤排挤出。国祯在退居乡里后,曾取有关明代史籍及公卿志状、疏、草汇编明史,然未成书而死。据谢国祯先生所见,此书凡《皇明大政记》三十六卷,上起洪武,下讫隆庆六年;《皇明大事记》五十卷,上起明太祖御制祖训序,下至宣德九年;《皇明开国臣传》十三卷,《逊国臣传》五卷。内容未及崇祯朝事。庄廷鑨等编纂的《明史辑略》即以本书为基础。此书内容主要来自明实录,但由于实录曾经阉宦篡改,所以光、熹两朝事及贞、哲二帝本纪反赖此书保存。

猜你喜欢

  •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十卷。撰人不详。书中有大德五年(1301)吴郡徐元瑞《吏学指南序》,“圣朝”字俱跳行,《永乐大典》多引用,《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存目》据此断为元人书无疑。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疑为熊宗立(生卒年不详)撰

  • 湖南女士诗钞

    八卷。清毛国姬编辑。毛国姬,生卒年不详,字孟瑶,号素兰女史,自署长沙女史。湖南长沙人,杨孝彪之妻。清代诗人。著有《素兰诗集》、《湖南女士诗钞所见初集》。此书前有编者自序和凡例,卷首题“鄞县沈栗仲先生阅

  • 心白日斋集

    六卷。清尹耕云(?-1877)撰。尹耕云,字杏农,湖南桃源人。道光进士,咸丰间官布政使衔道台。其人官礼部曹郎时读书甚勤,举凡经史无所不窥,转御史时,弹劾王公大臣无所规避,直声动朝野。是集卷一至二为奏议

  • 说文徐氏新补新附考证

    一卷。清钱大昭撰。参见《说文统释序》。此编为《说文统释》六十卷中的一卷,对大徐新补、新附字一一加以考证。如谓古文“诏”为绍”;《说文》本有“志”字,或写书者误脱;言部‘’从‘魋’得声,则‘魋’字不可少

  • 尚书集传纂疏

    六卷。元陈栎(1252-1334)撰。栎字寿翁,晚号东阜老人,学者称定宇先生,河南新安(一说徽州休宁)人。宋元之后,隐居著书,至延璠元年(1314),年六十三时复出应试,中浙江乡试,因病未能参加会试,

  • 在亭丛稿

    二十卷。清李果(1679-1751)撰。李果,字硕夫,一作实夫,号在亭,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李果家贫,刻苦力学,工文,尤擅长传纪文,文笔雅洁而整饬。著有《在亭丛稿》。是集凡二十卷,其中各体文十二卷,

  • 古唐诗合解

    十二卷。清王尧衢(生卒年不详)选编。王尧衢,字翼云,长洲(今苏州市)人,生活于康熙、雍正年间。编者将古诗、唐诗选录合编予以笺释注解之,自谓“欲抉诗之原本以及流而得其全”。所选上古至唐古、近体诗及隋代乐

  • 经说

    ① 一卷。清冉觐祖(详见《易经详说》)撰。此书或录其序或偶论一二条,似乎是偶抄成册,以质正于人,不是定本。觐祖平生以讲学自命,对汉唐诸儒恶之如仇,所以此书宗旨也以研求注疏为戒,深存门户之见。② 二卷。

  • 精选东莱先生左氏博议句解

    八卷。不著撰人姓名,朱彝尊《经义考》及诸家书目也不罕见著录。此本为明刊本。考《宋史·艺文志》著录吕祖谦门人张成招撰《标注左氏博议纲目》一卷,此编可能是当时坊间据成招标注改订而成。其书于每题之下,节录《

  • 襄平先生幽愤录

    八卷。明末佟卜年(生卒年不详)撰。卜年字八百,辽宁辽阳人,进士出身,官至登莱监军佥事。按卜年为杜茂等人所诬,私通建州,被罪制裁,遂作此书以现己意。由募兵事引起,牵扯上层官僚之间隙,造成冤案。该书包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