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审议

礼记审议

二卷。清叶大庄(?一1898)撰。叶大庄,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字临恭,号损轩,室名有小玲珑阁(有《小玲珑阁词》)、曼殊庵、偕寒堂(有《偕寒堂校书记》)、写经斋(有《写经斋》文稿等),一作写经堂。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初任内阁侍书,1894年甲午战争时,入两江总督张之洞幕府,办理洋务文案。后历任江苏靖江县知县,松江府海防同知邳州知州,卒于任内。著有《礼记审议》、《大戴礼记审议》、《退学录》、《丧服经传补疏》等及上例书。叶大庄作《礼记审议》二卷,多考订郑注孔疏之疏漏处,而重训诂形声,发明新义。如《曲礼》等每篇作出新的注解者多则十数条,少者只一条,而时有精审切当之见。此书二卷,卷一为《曲礼》、《檀弓》、《王制》、《月令》、《曾子问》、《文王世子》、《礼运》、《礼器》、《郊特牲》、《内则》。卷二为《玉藻》、《丧服小记》、《大传》、《少仪》、《学记》、《乐记》、《杂记》、《丧大记》、《祭法》、《祭统》、《祭义》、《哀公问》、《仲尼燕居》、《坊记》、《中庸》、《表记》、《缁衣》、《奔丧》、《问丧》、《服问》、《间传》、《投壶》、《儒行》、《大学》、《乡饮酒》、《射义》、《燕义》。《礼记》中还有《孔子闲居》、《三年问》、《深衣》、《冠义》、《聘义》、《丧服四制》诸篇,叶氏不曾新解,故未收入。叶氏注经,以本文为重,前后参证,条理贯通,多有创见。如《曲礼》中“将适舍”句,叶氏以为:此指诣人之居;此章自此句至“必慎唯诺”,皆属谒人之礼,层次井然。郑注“训舍为馆”,解作“行旅”,不但义不可通,而于章首立意亦不合。又如叶氏解“求用固”句,以为是不敢固请得见义。此说亦颇中肯。经文“由适舍而上堂,由上堂而入户,由入户而即席”,是“适舍者”乃自外入,非自内出。《义疏》谓陈氏栎曰“将欲退西就舍,长者或留之,不可固求必退”,则似身在户内,吴氏澄曰:“暮而一宿”又似行旅投舍,与文中上堂入户义皆不合。《义疏》所驳与叶氏所释相合,其说解比较合理。叶氏训诂亦有臆断处,但瑕不掩瑜。纵观全书,以形声训诂,本于经文,考求新义,纠正注疏,大多见解合于经者,诚治礼家所宜研究也。此书有光绪间《玉屏山庄本》刊行于世。

猜你喜欢

  • 御制乐善堂文集定本

    三十卷。清蒋溥等奉敕重编。雍正八年(1730)秋,尝订《乐善堂文钞》十四卷。至乾隆二年(1737),又取《文钞》所载存的部分文章,益以雍正十三年(1735)以前之文续著成《乐善堂文集》,以颁示海内,与

  • 履坦幽怀集

    二卷。明祝淇(约1470前后在世)撰。祝淇,字汝渊,号梦窗,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生卒年不详。其子祝萃曾为刑部主事、广东左布政,祝淇以子萃贵,封赠刑部主事。淇无功名仕途经历,亦未见称于当世及后代。著

  • 补辑朱子大学讲议

    二卷。清何桂珍(生卒年未详)撰。桂珍字丹畦,云南师宗(今云南师宗)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授职编修。是书为其值上书房时所著。卷首有自序及进呈原疏。朱子绍熙五年(1194)召侍经筵时,著有《讲议

  • 中麓画品

    一卷。明李开先(1502-1568)撰。李开先字伯华,号中麓。山东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太常侍少卿。曾上疏指责朝政,罢官家居近三十年。李开先与当时的王慎中、唐顺之、陈东、

  • 敩艺斋文存

    八卷,清邹汉勋(生卒年不详。)撰。邹汉勋字叔绩,一字绩父,湖南新化人。咸丰元年(1851)举人。以军功保举同知直隶州知州。三年(1853),从江忠源守安徽庐州。汉勋承其父文苏、母吴氏之教,于学无所不究

  • 礼记衷要

    三十卷。清李式谷(生卒年不详)撰。式谷,浙江仁和县(今浙江省余杭县)人。贡生,因家中失火而毁容。善作画,工写真,于经学亦有研究。作《礼记衷要》三十卷。卷首有吴荣光《五经衷要》序。言:“自汉氏以来,说经

  • 国朝画家书

    四卷。清蔡载福辑。蔡辑福,生卒年不详。字鹿宾,一作字寅伯,号鹿宾。浙江石门(今浙江崇德)人。蔡载福性喜书画,收藏有一百多位清代画家的书迹,张叔未为之审定题识,并与蔡载福之侄蔡少锋等于道光二十年(184

  • 蠙衣生易解

    十四卷。明郭子章(1542-1618)撰。子章字相奎,号青螺,又自号为蠙衣生,江西泰和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广学博览,著述甚富。是他归田以后所作的。卷一为易论六篇;卷二至卷九,为

  • 歌***韵考

    四卷。清吴树声撰。树声(1819-1873)字鼎堂,一字筱亭,保山(今云南保山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官山东肥城知县。工书,长于声音训诂之学,尚著《鼎堂金石录》、《经传释词续》、《六书

  • 五雅全书五种

    三十七卷。明郎奎金编。郎奎金,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选择《四库全书》中的经部小学类的五种著作,即《尔雅》、《小尔雅》、《广雅》、《埤雅》、《逸雅》汇集成书。《尔雅》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词典。首创了按内容